第135章(第2/4页)

因此这一次姜二老爷求到他的跟前,说是给姜三老爷寻个地方,楚王就专门看了姜三老爷这些年的履历。

说起来姜三老爷虽然这么多年都没有升迁,不过好歹在差事上兢兢业业十几年,就算是奖赏他的这份对差事的用心,提升半品的品级也是没什么错处的,他就答应了姜二老爷。

至于谋的什么差事,那就是姜二老爷自己去张罗的。

楚王知道姜二老爷给弟弟谋了什么差事,就觉得这差事还很适合姜三老爷。

而且既然姜三老爷在京都的差事上一干就是十几年,那在外任上,起码也得干这么多年。

那最近十几年,最好就都别回来了。

反正姜三老爷是真心喜欢姜三太太这个妻子,想必也乐在其中。

见燕宁高兴了,楚王也觉得心里柔软欢喜起来。

果然,等姜三老爷带着妻子匆匆离开京都,高家对理国公府郑重下聘,理国公夫人和气亲热地出面接待了未来的姻亲,高家果然对姜家并不觉得高家如今家世寻常因此十分感激,对阿静也更加亲热。

等到了阿静嫁人,赵王府也出面帮衬,又有楚王府,十皇子府与魏国公府都一同来照看,这婚事说起来也很风光。

特别是理国公夫人十分惊讶,因她本以为高家当初失了爵位,家道中落因此聘礼必然不会丰富,还想着偷偷给阿静多预备一些银票压箱底,嫁妆上却不必瞧着过于张扬免得叫高家下不来台,可谁知道高家下聘的时候,虽然聘礼不及阿兰所嫁的魏国公府,可也难得的体面富庶。

虽然都说高家家道中落,然而人家如今真的不穷。

燕宁也瞧见了聘礼,因此如今想想,高庆真的没说过现在家里穷。

赵王老太妃虽然当日说高家家道中落,可是赵王老太妃见惯了富贵的人,想必衡量的标准不一样。

也或许是高庆混得比较好,何泽不是说他还有许多的生意,因此高家其实也蛮富庶的。

阿静想嫁一个一心一意,又富庶一些的夫君过安稳和乐的日子,原来高家还正合适。

所以说,燕宁觉得厚脸皮一些也好。

不然岂不是错过了高家。

而且见阿静嫁入高家之后来看望自己的时候总是脸色红扑扑的,显然夫妻和美,燕宁就忍不住觉得高兴起来。这一高兴就直接高兴到了过年的时候,因皇帝都已经封了印,因此楚王就留在王府里陪着燕宁。

虽然天冷得很,不过有楚王陪着自己,燕宁觉得就算是普通地在雪地里夫妻两个人手牵手一同看雪景都是甜蜜幸福的。她本也不是一个喜欢风风火火交游广阔的性子,因此打着冬天冷不敢出去免得冻病了的旗号,整天只跟楚王窝在楚王府。

楚王也纵容她的娇气。

因此,当皇帝发现楚王夫妻又是十几日没有进宫,他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他如今和李贵妃时不时就要闹别扭,然而李贵妃如今仿佛对他不是如往年那样纵容,越发人淡如菊起来,皇帝但凡生了气,李贵妃就称自知令陛下生气这是十分的罪过,打着为皇帝开心重新展颜的旗号把宫里的美人儿往皇帝的面前送,今日歌舞明日抚琴后日婀娜袅袅地来个美貌佳人说与皇帝对弈一番或是共赏雪景。

皇帝不知怎么,心情就格外抑郁,只觉得往年的美人在心里都没了滋味儿。

只是他又气李贵妃只拿这些乱七八糟的女人来敷衍他,因此刻意冷落了李贵妃几日。

李贵妃却依旧安之若素,关起门来把碳火烧上,宫里暖呼呼的每天过得也很高兴。

皇帝冷落她几日,不得不又去见见她,之后又被李贵妃气得拂袖而去。

如此循环。

皇帝都觉得李贵妃是不是对自己越发冷淡了些。

如今他一张罗着留宿,李贵妃必然会说出一些叫他心里郁闷得不行,抬脚就走的话。

因觉得李贵妃对自己过于冷淡,皇帝又有口难言,仿佛在李贵妃的面前自己格外没有地位,还喜欢折腾似的,他的内心自然不可能对后宫那些如今越发喜欢李贵妃,只觉得李贵妃大公无私总是在皇帝的面前举荐她们的心机深沉的嫔妃们说,因此只想和楚王说说心里话。

然而楚王如今上朝一向路线都很简单,早上出了王府,上朝之后去将政务给解决了,之后就直接回去王府闭门不出。等如今封了印就更是不见踪影,日日和燕宁都躲在楚王府中哪儿也不去。

从前皇帝会觉得高兴,毕竟夫妻这么亲密,那燕宁也很可能会更快地有孕。

可是如今许久不见楚王,皇帝就觉得十分郁闷。

他在朝上暗示了楚王几次叫他进宫陪自己说说话,然而楚王只是冷静地告诉他,如今楚王是有王妃的人,空闲的时间都只该陪自己的王妃,已经没有空陪伴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