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3/6页)

赵珍珍笑笑说道,“本来老师们都是没有工资和福利的,咱们拿着学校的经费给他们发福利,还不知道上头领导是什么意见呢,要不这样,我打一个申请上去,如果审批过了,就按照杨校长的意思来!”

杨光胜脑子转的很快,态度一下子没那么冲了。

“赵校长,咱们学校的事情没必要都往上汇报,其实这也花不了多少钱,就汇总到食堂的费用里就行了,要是按照你说的方法也不是不可以,但那样的话,对很多教师就不公平了,比如那个田润生教授,身体很差,但教学态度非常认真。”

学校教师的情况赵珍珍都了如指掌,她当然知道田教授的事情,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杨光胜看到她沉默了,继续说道,“田教授的表现很好,但有些人就不行了!上个学期还勉强算是合格,最近对待工作是越来越不行了!中学班的苗兰兰,这个年轻人特别懒,已经被我发现好几次迟到的现象了,而且,她授课水平也不稳定,这样的人,享受和田教授一样的待遇,也太便宜她了!”

赵珍珍听到苗兰兰这个名字皱了皱眉头,说道,“还有这么不认真的人?你回头找她谈一下,要还是这种表现的话,干脆调回农场算了!”

杨光胜点了点头,对这个提议很赞同。

赵珍珍不想在上一个问题上继续纠结,就问道,“杨校长,你有没有想过这个福利的内容,具体是钱还是物?”

关于这一点,杨光胜也已经想好了,他说道,“现在发东西太扎眼了,还是直接发钱比较好!”

赵珍珍的想法却完全相反。

两个人正为此争论的时候,何医生敲了敲门进来了。

赵珍珍没想到何庆海竟然还没有走,她冲他笑笑,说道,“何医生,已经和梅梅的老师沟通好了?以后关于梅梅学习上的事情,你如果有任何的疑问或者意见,都可以直接来找魏老师!”

何庆海点点头,虽然心里舍不得走,但很显然赵珍珍很忙,而且他们之间似乎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他走出门外,听到杨校长在问他是谁,赵珍珍用很平常的语气回答。

“一个学生家长。”

樱桃公社医院的规模不算大,连何庆海在内,一共只有五个大夫,其中一个年龄比较大而且身体不好,上不了夜班,所以夜班都是他们四个人轮流上的,最近一两年何庆海因为去世的妻子,怕触物生情,不太愿意回家,所以帮人上了不少夜班,而且还攒了不少调休的假期。

何庆海回到医院就决定,将最近的夜班都调成白班儿,然后让医院尽可能多的给他拍休假。

这样的话,他就会有不少的空闲时间,先抓紧熟悉一下高中课本,然后就可以找机会去跟赵校长自荐一下。

何庆海不知道,其实赵珍珍已经为自己找好了老师。

农场小学现在已经纳入正规,日常事务虽然比较繁琐,但一大部分都被杨校长揽过去了,赵珍珍下午在学校一般是不忙的,这个时间她就用来自学高中课程。若是遇到什么不懂得地方,她就去请教吴清芳,但幼儿园的事情比较多,她自己这样总离开工作岗位也不太合适,赵珍珍就考虑着,要给物色一个老师。

学校里人才济济,可以这么说,随便拎出来一个都可以教她了,考虑到方便的因素,她找了隔壁办公室的李维青。

李维青是小学里为数不多的年轻女教师之一,她本人才从平城大学毕业没两年,是因为父亲李教授的原因才被全家下放了。这个姑娘性格特别开朗,听别人说,即便是在农场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这姑娘看到人从来都是笑眯眯的。

她被调到小学以后,工作态度也特别积极,每天早早就来了,李维青负责的是五年级的两个慢班,但她很有耐心,不到备课认真,还会针对不同差生的情况单独补课,这才一个学期的时间,慢班的总成绩就提高了不少。

李维青高中知识学得很扎实,又是才毕业没几年,当即就做出来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而且每天都会认真地备课,如此一来,赵珍珍的学习进度快了很多。

当然了,这件事儿瞒不住人,没多长时间,几乎全校都知道了李维青在给校长补习的事情。

大多数人对这件事儿都没什么意见。

学校的教职工泾渭分明,像食堂和行政这些岗位的人员都是国家正式的工人,每个月都有工资,但同时普遍文化水平都不高,对于他们来说,更关心的是粮店能不能买到粮食,副食店的饼干到没到货,教师们虽然都是劳改犯,但最低学历也是大学毕业,赵珍珍的文化程度比较低,虽然这并不影响她在学校的威信,但一个人好学,不管什么年龄,都是值得鼓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