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3/4页)

这孩子自从跳级后遇到了对手,他们四年级一班有个很聪明的学生廖灿灿,每次考试都要压王建民一头,要么就是两人并列第一,这一次王建民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全部都考了满分,终于比廖灿灿多一分,成了班里的第一名。

“妈妈!我也考了第一名!”

王建国也毫不示弱的嚷嚷。

二宝虽然也很聪明,但在学习上一直不肯用功,而且有些粗心大意,以前在班上的成绩飘忽不定,认真了能考双百,不认真的话能一连错好几个题,不过自从哥哥跳级以后,他的学习态度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成绩就很稳了。

赵珍珍拍了拍大儿子的肩头,又摸了摸二儿子的脑袋,笑着说道,“大宝和二宝都好厉害啊,妈妈都要向你们学习了!”

王建民笑了笑,说道,“妈!我们班主任说,明天要开家长会了,爸爸妈妈都要到场,爸爸能回来吗?”

虽然不在农场了,但王文广的工作很忙,他们平时没有休息日,也没有探亲假,除了春节回家呆了三天,一次也没有回来过。

赵珍珍摇摇头,说道,“恐怕不能回来,妈妈早早就去好不好?”

王建民点了点头。

大宝和二宝在平城大学附属小学上学的时候,老师是很喜欢家长会的,一个的学期总会开两三次,但自从转到惠阳县上学后,也许工作方法不一样,这还是第一次通知她参加家长会。

实验小学四年级一班的班主任是个很和气的中年人,他先是夸赞了一番建民,然后又问道,“建民的爸爸怎么没来?”

赵珍珍笑着解释,“他爸爸工作很忙,一般不在家!”

班主任点了点头,说道,“我猜也是这种情况!据我观察,王建民同学很聪明,学习也非常用功,但有时候总是给人一种心事重重的感觉,表现的不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是考试如果没有达到理想成绩的时候。这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

建民本身上学就比同龄的孩子要早一年,现在又跳了一级,年龄比班上的同学要小至少两岁,不要小看这一点差距,差了两岁,对待同样的一件事儿,很可能想法和做法都不一样。

赵珍珍一愣,作为一个妈妈一瞬间她有点羞愧。

诚然,她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还要忙工作,辛苦是必然的,但九岁的孩子失去了他原本应该享有无忧无虑,变得特别懂事儿了,她只高兴这一点,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变化,的确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母亲。

班主任怕她多想,又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如果可能的话,还是要让孩子的父亲多陪陪孩子,毕竟对男孩子来说,父亲的引导和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父亲的角色是无法替代的!”

赵珍珍用力点了点头。

事实的确如此,不说别的,今天的家长会,绝大对数都是父母都到场了,像她这样一个人来的没有几个。

隔了没几天,建昌的幼儿园也通知她参加园里举办的运动会,王建昌想要参加的项目是需要推车接力,但这个游戏需要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玩儿才有优势,赵珍珍虽然也参加了,但名次排在最后。

小建昌为此撅着嘴不高兴了好半天。

也不仅仅是这些事儿,实际上因为王文广不在家,孩子们虽然已经习惯了,但有时候还是会跟她要爸爸的,尤其是三岁的四宝,想爸爸的时候突然后会哭了,比小时候凶多了,要哄好半天才能好。

当然了,除了这些,还有外部原因。

开春后,郭大姐和孔云涛没有订婚就直接结婚了,婚后没多久,孔云涛又去法院起诉争夺儿子追追的抚养权。

上一次起诉他失败了,但这一次他准备的特别充分,第一他现在有完整的家庭,而且经济条件不错,完全可以很好的抚养孩子,第二李方方再婚后又生了个小女儿,她的二婚丈夫是公社书记,在家里就是个甩手掌柜,照顾两个孩子全部都要靠她自己,因为女儿太小,用在追追身上的精力必然就少了很多。

这一次孔云涛胜诉了。

郭大姐已经结婚了,又有继子需要照顾,赵珍珍偶尔需要出门办事的时候,只能把孩子们托付给江满菊,但这个年轻的姑娘干工作是一把好手,照顾孩子却完全不行,三宝四宝要是哭了闹了根本不会哄,弄得她每次出门都有点心惊肉跳。

但即便如此,赵珍珍也没有动过要调动工作的念头,还是后来从张处长那里得知,农场小学计划建在农场的外头,不隶属于农场,而是隶属于当地政府,所有的教师可以从农场的劳改犯里面挑选,但学校的管理人员由政府调拨。

这样的话,赵珍珍当时听了就心动了,王文广的归属问题落实以后,她立即就提出了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