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4/6页)

一连打听了好多人,才有一个老人想起来当年的曹家,说这一家现在可惜了,曹家老爷子算是个有本事的人,可惜只有一个儿子,但儿子还不如老子,只有一个女儿,也就是曹丽娟,曹家大儿子过世后,曹家在上海算是一点痕迹也没有了!

曹丽娟回到家就急吼吼的把王文广的情况跟丈夫说了,王稼轩听了也有些意外,虽然心疼儿子,同时也暗自庆幸,幸亏他和曹丽娟没有去探视儿子,若是真沾上了,他这一把老骨头进去,估计几个月就熬没了!

王稼轩放下花铲,将老花镜也摘下来,说道,“丽娟你别着急!来来,咱们去屋里详细谈!”

走到屋子里,王稼轩先给妻子倒了杯热茶,然后不急不慢的说道,“咱们也就这两年的日子好过了,前两年饥荒的日子你忘了?那时候一个人三十斤口粮,粮店还经常断货,买面都买不到!你忘了咱们两个馒头吃一天的时候了?那样的日子不也过来了?农场的条件肯定比较艰苦,要是很舒坦,那还能叫劳动改造!赵珍珍说文广吃不饱,但一顿饭也能吃两个玉米面馍馍,即便是吃不饱,肯定也不会出大问题,既然能从老乡那里买东西吃,那咱们出钱好了!”

曹丽娟其实也是这个意思,而且她觉得要多多益善,犹豫了一下说道,“要不兑两根金条吧,明天我跑一趟银行!”

王稼轩摇摇头说道,“一个在乡下的农场,就算是老百姓卖给他们的东西比较贵,那也花不了多少钱啊。再说了,你一下子捎那么多钱,让别人怎么想?”

夫妻俩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先拿出来四百块钱让赵珍珍给儿子捎过去。

客观的来说,四百块也不算少了,差不多是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了,但曹丽娟还是觉得有点少,她是这样算的,儿子以前一个月工资一百多尚且过得比较拮据,而且赵珍珍也不是每个月都能去探视,听她的意思,这次专门把钱送过去后,再下一次的探视要等到中秋节了。

现在才是一月,离中秋节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四百块用大半年一个月才几十块,哪里够用啊。

王稼轩和曹丽娟夫妻俩虽然感情不错,但现在两个人的财务都是分开的,曹丽娟从父母那里继承到的四十根金条,一直是她自己单独保管的。

第二天,曹丽娟从医院坐诊结束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银行将两根金条兑成了现金,一共是六百块。

她从银行出来还是没有回家,而是拿着一千块的现金去了儿子家。

“珍珍啊,你去了之后一定告诉文广,让他不要不舍得花钱,想吃什么就买什么,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赵珍珍点点头,又问道,“其实去农场坐车真的挺方便的,文广估计也想你和建民爷爷了,要不,这次你跟着一起去吧,你放心,一路上我会好好照应你的!”

曹丽娟低下头,不敢看前儿媳妇的眼睛,她错开头叹了口气,说道,“我就不去了,年纪大了腰不好,做不了长时间的汽车,不过你告诉文广,我和他爸爸都很牵挂他!”

赵珍珍笑着答应了。

曹丽娟总觉得前儿媳妇的笑容里带着几分讥讽,她心里不好受,但也的确说不出什么话来应对,左看右看不见几个孙子的身影,就问道,“建民几个呢?”

赵珍珍回答,“今天是元宵节,他们都去了我堂叔家里,等一会儿我也过去!”

曹丽娟有点失望,临走时说道,“这次从农场回来后,你别忘了带着孩子过去一趟啊,昨天我也是急了,给孩子准备好的压岁钱都忘了!”

赵珍珍点点头答应了。

过了元宵节,整个年就算是结束了。

建民和建国开学了,建昌去上幼儿园,小建明也被送去了托儿所,他们工作组自然也上班了,赵珍珍推开办公室的们,发现大家说说笑笑,十分的热闹,不光是张璐璐,黄樱,郑东超等人,就连陈组长也在。

作为领导陈组长算不上严厉,但他以前没事儿从不回来大办公室,一般来了就是为了公事儿,说完立马就走了。

黄樱从家里带来不少零食,看到她进来连忙说道,“珍珍姐快过来吃饼干!”

赵珍珍走过去说道,“大家过年好啊!”说着从包里抓出一包奶糖分给大家。

放了二十天的年假再上班,不但同事之间异常的客气,大家的工作状态也很松懈,上班就是看报喝茶闲聊天,赵珍珍作为副组长当然不会参加,她的初三课程虽然学完了,但学得还不够扎实透彻,需要再巩固一下。

然而闲散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

过了大概五六天,陈组长一脸凝重的走进大办公室说道,“我来宣布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大家都打起精神来!刚接到上头的通知,京里又有大领导来视察工作了,视察的重点就是在各个单位的工作组,咱们平城大学的工作组肯定会被抽查,下面我说一下具体的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