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3/4页)

当然了,萧书记这么做是有明确目的的,工会的校刊原本定的是一个月出一期,但因为反响太大,何校长大加赞扬,催促他们赶快出第二期,并且要求第二期的内容完全是勤俭节约的榜样。

这消息别人或许还不知道,但萧书记作为学校的党委书记,肯定是知情的。

虽然萧书记在学校的名声一般,但萧书记本人写了稿子让干事送过来了,内容都是他自己勤俭节约的光荣事迹。

虽然明眼人一看就觉得很假,但他毕竟是校领导,工会很难直接绕过去,李穗花自己不想去,就派了马爱红和赵珍珍上门采访。

萧书记家没住在专家楼,说起来这又是一段故事,虽然学校的小洋楼号称是专家楼,但实际上主要的校领导也都住专家楼,包括历届的校书记,只是萧书记上任时很不凑巧,专家楼都住满了,他要是早来一个月,估计王文广就不见的能住上了。

王文广那时候是系主任,虽然名气很大,但在学校的级别还是不如校书记。

但就因为晚来了一个月,萧书记没住上专家楼,这些年都是住在平房里,当然了,不是两间半,是两个这样的小院子打通了。要是一般的人家,四间大瓦房还带着院子,住起来很舒服了。

但具体到萧书记家里又不一样。

萧书记一家共有十口人,而且结构也有点复杂。他现在的妻子是第二任,第一任妻子当年难产去世了,留下了一个男孩,萧书记工作忙,这个孩子一直是丈母娘帮着带大的,这一位丈母娘是个寡妇,离开了女婿外孙没处去。

第二任妻子也就是现任,是学校图书馆的一个姓周的职工,和萧书记共有四个孩子,两男两女,这个周大姐的娘家哥哥是个恶霸,独占了父母的房子,所以周大姐的父母也是跟着萧书记住的。

这么十个人住四间房子根本不够住,没办法,萧书记在院子里又加盖两间厢房,但厢房又低又矮,谁也不愿意去住,萧书记从中周旋了好多天,才说服了前丈母娘和大儿子住进去了。

赵珍珍一进萧书记家的院子,就被散落在地上到处都是的杂物给惊讶到了,等再走到屋里,更是乱得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马爱红是个嘴快的人,周大姐去倒水的功夫,她撇撇嘴,说道,“瞧这地方乱的,毛。主席说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萧书记那么爱当先进,没想到家里搞成这样!”在人家家里就讲人家的风凉话,这样可不太好,她嘘了一声示意少讲话,可惜这话已经被周大姐听到了。

周大姐也不是善茬,她将茶壶往桌子上一放,瞪了马爱红一眼说道,“哟,这位工会的女同志看起来挺利索啊,你这呢大衣料子真不错,丝巾也洋气,是从上海买的吧!哦,还有皮鞋擦得可真亮!你这打扮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大干部呢!现在咱们平城大学都在讲究勤俭节约,你穿着这样不好吧!再说了,老萧和我都是老党员,思想觉悟和一般人可不一样,都是一心扑在工作上,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小家,这样的好同志,也要被你笑话啦?那你这不是笑话党和政府吗?”

萧书记有一张歪缠的嘴大家都知道,但没想到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个周大姐也很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嘴皮子也当真厉害。

她扣了这么大的帽子,马爱红气得脸都红了。

赵珍珍只当没听见两个人的对话,笑着问道,“周大姐,萧书记不在家啊,我是咱们学校工会的赵珍珍,工会收到了萧书记的稿子,我们是上门来采访他的,不知道萧书记什么时候回来?

萧书记最近一段时间行踪不定,至少是天黑了才回家,甚至有时候半夜才回来,周大姐要是问,他要么拿话敷衍几句,要么很不耐烦让她不要问,所以,其实周大姐真不知道丈夫什么时候能回来。

就含糊的说道,“应该快回来了,我这泡得是最正宗的绿茶,还放了几颗大枣,快尝尝吧!

马爱红有点口渴了,也就没客气,端起杯子就喝了一大口,结果差点给呛着!周大姐这茶不知道用什么茶叶泡的,有一股子说不出来的怪味,而且大枣的味道也不对,八成是已经发霉的。

马爱红喝了这么一口茶水,可以想象是多么难受了。

赵珍珍有心跟周大姐聊聊家常,顺便从侧面了解一下萧书记稿子上写的那些事儿,可惜对方冷着脸坐在对面,看起来不像想要说话的样子,三个人就这么干坐着,你看我我看你的等了二十分钟,马爱红先受不住了,她用征询的目光看向同事,说道,“小赵啊,萧书记大概工作太忙了,不如咱们改时间再来吧?”

赵珍珍也不想继续等下去了,点了点头说道,“是啊,那我们就不打扰周大姐了,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