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2/3页)

虽然这事儿是年玉湘不占理,她就算拒绝了,年家人也没有立场不满,但若想年羹尧出力归心,不受其他人挑拨,总还是要给出点儿态度才是。

果然等宝珠将这件事告诉胤禛,他难得皱眉思索许久后,点头将此事应承下来。

胤禛也没忘向宝珠解释:“最近西藏那边不太平,恐怕战事将起。看皇阿玛的意思,一旦打仗,启用十四已是板上钉钉儿的事,虽然不影响大局,但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十四在皇阿玛心里的地位越来越高。”

要知道如今距离满清打下江山的事件尚短,边关以及蒙古那边又一直不算太平,康熙自己也曾御驾亲征,所以他对能征善战的儿子天然观感就不错。

偏偏,胤禛这方面的本事最差。

自己完全拿不出手的本事,却是自己竞争者最擅长的,还可能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借此大出风头,并赢得康熙的好感。不管怎么想,都会让人觉得不爽。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皇阿玛已经向他漏了口风,自己是他属意的太子人选。

说是太子,其实就是下一任皇帝。

胤禛对此十分满意,但一日不曾尘埃落定,皇阿玛就一日有反复的可能,他万万不可松懈。

不久,边关传来消息,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率兵进攻西藏,战事焦灼,西藏拉藏汗请求清朝中央发兵救援。

康熙果然决定起用十四皇子胤禵。

不过与历史不同的是,因为康熙心里几乎已经认定了下任皇帝人选,所以他并未将胤禵的地位拔高,以此来与胤禛平衡对峙。

历史上,康熙原本亲封给胤禵的“大将军王”,也去掉了一个王,变成了抚远大将军。

对知道历史的宝珠来说,这无疑是个很好的讯号。

但对不知道历史的八爷党来说,这显然也是个不错的消息。

而此时,年羹尧仍是四川总督。

胤禵确实是个有本事的,甫一感到西藏,就立刻做好了作战部署,没几个月便平定了这场由准噶尔掀起的动乱。

但战事并非一蹴而就,胤禵留在西藏,暂时无法回京。

年羹尧抓住时机,在胤禛授意下,以军情叵测为由,请赴西藏。名为增援胤禵,实为分权。

同时,胤禛几个于军事一途上很有些本事的儿子见状纷纷找上胤禛,也提出了上战场的想法。胤禛甚至不曾犹豫,便立刻带着几个儿子进宫面圣,将儿子们的“心愿”告诉了康熙。

康熙何等本事,会看不出胤禛想法?何况胤禛还一点没有掩饰,几乎是将自己的打算摊在了阳光之下。

但正因为胤禛没有遮掩,将自己的目的直接表露给了康熙,反倒让康熙对他的评价再次提升——

为皇者,若无半点野心手段,他还真没办法放心将大清江山交到对方手中。

于是康熙思索片刻后,很干脆地允了此事。

无论是康熙还是胤禛,对年羹尧与几个弘字辈儿皇孙前往战场之行都持积极态度,但对好不容易打了一场胜仗,却突然来了几个分战功的胤禵来说,他的心情就不太美妙了。

胤禵与胤禛这对兄弟,自此彻底撕破了脸。

然而胤禛完全不在意。

就算宫里的德嫔想要召他入宫,也被他直接以“福晋有恙,需要陪伴在侧”为由,干脆拒绝。

谁都知道胤禛此举不过敷衍,然而四福晋非要做出一副生病了,不能出门、也不能见客的假象,其他人难道还能专门跑到雍亲王府拆穿?

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你身份够吗?除了宫里的几位,谁能逼着“生病的四福晋”开门见客?

而因为年羹尧与几个有军事才能的儿子都去了前线,胤禛自然需要有所表示。

于是不论是年玉湘,还是几个儿子的生母,在战事不平的这段时间,也都受到了胤禛前所未有的宠幸。

其中,又尤其以作用最大的年羹尧的亲妹年玉湘受宠最多。

宝珠本以为年玉湘会因此觉得高兴,然而意外的是,胤禛到年玉湘的房中越多,年玉湘状态越差,同时一改之前闭门不出、独来独往的行为,开始往宝珠身边凑。

而且每每对上年玉湘的眼睛,宝珠都能从中发现难掩的苦涩之意,渐渐地,她更是发现年玉湘眼底对她的嫉妒之情日渐消散,变得尊敬与仰慕起来。

宝珠对此一头雾水。

后来还是李嬷嬷无意说了一句:“老奴怎么觉着,这位年侧福晋好似对四爷的感情没那么深了?”

要知道,府上这么多格格大多是宝珠讨来,又或是宫里的几位主子赐下的,除了赫舍里侧福晋,基本全是非自愿入府的。就连赫舍里侧福晋,她入府也是因为不得已。

可年玉湘不同,她会入府,完全出自她自己的意愿,这门婚事甚至可以说是她求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