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3页)

但之前索额图一事可能给了康熙很大的阴影,所以如今太子身边的人只要有个风吹草动,就会让他精神紧绷,然后不想再因为太子而容忍这些人。

于是凌普的罪名不但罗列了一大串儿,还一条条全都是真实且容易攀扯上太子的罪名。

这显然给了其他皇子一个讯号,一个康熙对太子的忍耐已经达到顶点的讯号。

也许他们只要想法子将太子与康熙的关系再推一推,康熙自己就会将以往积累的所有的对太子的不满全部发泄出来。

皇帝的怒火岂是旁人可以承受的?到时候恐怕就是所有皇子喜闻乐见的废太子了。

其他皇子看得出这点,太子自然也看得出。

于是,太子在凌普被罚之后的这段时间,彻底安分下来,其行事谨慎,没有行差踏错一步,让人就算无时无刻地睁大双眼盯着太子,却怎么也抓不到这个机会。

但所有人都知道,只需要一个机会。

太子在自己的堡垒毓庆宫内,行事却越发荒诞起来——

他自然是不敢杀人的,可对寻欢作乐、声色犬马之事却愈发热衷起来。

因为从康熙身上受挫,胤礽回到自己宫里后就越发看重自己身份,他要求宫内所有人对他言听计从,不得对他的任何话语举动有异议。

但其他人又如何敢不听他话呢?毓庆宫外小花园内的尸体被发现,可就在不久前,如今还历历在目,谁又敢对太子的话有任何异议?

太子享受旁人的畏惧与害怕,他似乎能从其他人的畏惧中得到乐趣,于是总是要做出一些事来加深这种印象。

毓庆宫上下,唯一对太子不会流露出任何畏惧之情的人,就只有太子妃一个了。

太子妃不是不害怕,她只是将对太子的畏惧与厌恶隐藏得很好而已。

但这日,太子将自己的魔爪伸到了太子妃身上。

以往太子就算再荒唐,对太子妃也有几分尊重,并不会对她身边的人出手。

可最近,太子对太子妃已然没有那样的尊重了。

他直接对太子妃的心腹宫女出手,似乎想要将其充入自己后院,让其也成为供他寻欢作乐中的一员。

太子妃被这样的行为激怒,自然出手阻拦。

但这反倒让太子对太子妃都生出了几分暴虐之心,他可能是太久没有杀人发泄了,于是就算是太子妃,他也忍不住动了手。

太子妃险些被掐死。

最后还是太子妃的心腹叫来一群人将人拉住,这才免于一场惨祸。

这事儿自然是不好让其他人知道的,太子妃的家人和太子就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哪怕为了自己的家人,太子妃也不敢将这事儿捅出来,影响太子如今本就摇摇欲坠的地位。

但她自此后,对太子就冷了心。

太子妃直接在自己的宫殿里单独辟了间佛堂出来,说是要为自己的父母孩子祈福,此后外面发生再大的事,她也不会关注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其中肯定有隐情,可是太子和太子妃都下了封口令,其中内情也就成了悬案,就算有再多的人想要打探,也不会有人知道了。

-

朝中大事到底与宝珠没有太大关系,她上门求见太子妃被拒后,也就彻底将此事放下,没有再多加关注。

宝珠对其他皇子府上的托儿所,反倒更加关注。

毕竟其他皇子又没有镜子这样赚钱的营生,所以好些个人在发现自家的银子是在无力供给托儿所之后,也不会再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皇上可能会亲自驾临”而将所有银子都填进这个大坑。

但之前花银子买回来的材料也不能就这么浪费了呀!

于是几位皇子商量之后,便决定和自己感情好的兄弟合资建立一个托儿所,然后将几家的孩子都丢进去。

毕竟这些皇子阿哥们又没有胤禛能生,府上孩子最多也就七八个,一座托儿所完全可以容纳好几个皇子的孩子了。

于是这其中,就显出派别来了。

老八老九老十自然是要建在一起的,而且地址直接被定在了八爷府,其他两位皇子对此完全没有意见。

老五老七还有十二因为不同的原因,注定无缘大宝,于是干脆抱团儿。

老四自己就建了个托儿所,十三年纪还小,孩子也不过小猫三两只,他遵守承诺,早便将十三的孩子接到了府上,如今和他的那些孩子相处十分融洽,不小心见着,倒是觉得跟亲兄弟没两样。

太子住在宫里,所有孩子直接送进上书房,完全没必要建托儿所。

于是老大直郡王、老三诚郡王还有十四皇子就这么被剩下了。

十四也算八爷党,但他本身又是胤禛亲兄弟,府中也没几个孩子,有十三在前,他似乎不论是和八爷等人合资建一个托儿所,还是直接学十三那般,将孩子送进四爷府都不怎么妥当,毕竟他和胤禛的关系,人尽皆知地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