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进场(第2/3页)

3000万到账,随后这一天,各个财务,都将自己老板准备的资金,通过转账的方式,转到了新的公司账户上,这个账户在未来整个项目彻底结束之前,接受四方的财务监管。

魏涛是倾尽所有的生意流动资金,凑出了2200万,手机货款晚结一个星期、水果货款也压货一次结算,总之能够划拉到的钱,都聚到了一起,这也算是他所有生意目前的所有现金,剩下的,几乎就没有货款了,只是几个生意的品牌和壳子。

因为在南边投资的花费,没能第一时间将当初许诺的资金,全部投入其中,还差800万。不过他承诺随时随地需要,随时随地想办法借贷,不会因为自己的资金没到位有任何耽搁。

对此,其他人没表示反对,管春良在1500万基础上加了200万,加上他的团队,占据两成股份。刘大龙加了100万凑够600万现金,加上‘天然居’抵押贷款里他的份额贷款,占一成。

包明峰500万,包兮倩不出钱,要说出也只是‘天然居’贷款那3000万里属于她股份的份额。

现金8100万,在下午三点之前,汇聚到一个账户内。

五点之前,包兮倩也给出了准确的价格,那块地,6000万。

天已经擦黑,几辆车子,到了江南区域,距离曾经城市最中心主干道一公里、另一方向距离江边一公里的一片区域。

到了地方,看到实物,在对比‘招拍挂’是形式必然拿地的结果,包兮倩不出钱这件事,已经不再是占便宜,而更像是大家多多少少占了她一些便宜。

这块地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区域,不涉及到拆迁补偿,是已经由官方行为挪走的一个旧的小工厂,这部分区域的拆迁费用,包兮倩运作之后,很正常很标准的拆迁费用,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没有,处理的很干净,一切都在合理合规范围内。

这小工厂隶属于某个大的企业,从总部垂下来给的一些政策,让这厂子不跟松江提过多要求的搬迁,包兮倩也是拿着这个底气,才直接拿到的这块地,价格不低,真要是有人查问,魏涛他们拿到这块地,也是帮着解决了工厂的迁移,拿的合理合规,别人说不出来什么;而如果是询问那工厂的,垂直一路到顶,对于那样一个国有的大企业而言,这样一个小城市里面的一个老旧小厂子,没必要单独存在,归入到松江的分厂即可。

别人要拿这块地,最难的就是这工厂大老难。松江也压不了,厂子是老破小,可人家根红苗正啊,松江根本没办法下达命令,这也给了包兮倩机会来办这件事,松江这边的开发商,没这能力直通到顶,她却可以,都不必找到企业最顶的那些人,中层办这点小事,都是一个电话的事情。

包兮倩跟魏涛说:“如果想要封堵最后的一点麻烦,到时候拿出一些边角的户型,抵出一些给工厂那边,解决一些员工住房,那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将前面的麻烦‘挪到’后面的少赚,对于缺少开发经验和资金的魏涛而言,哪怕后面是赔一点钱,他都乐意。建成之后,我少赚点,将前期这些‘人情债’还上,没什么压力,更没有心理负担,真到那时候,赚钱就不是这些边角余料了。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当商务住宅开始成为主流之后,当城市发展成为未来之后,任何一处地方的拆迁,都涉及到大面积各种问题的拆迁补偿问题,都想要多拿到一些,标准这东西,从来都不在老百姓的考虑范围之内,我只会要更多,再多都不嫌多,如果只是比标准高一点点,我肯定是不满意。

这三分之一区域土地的拆迁,已然让魏涛他们占了很大的便宜。

剩下所有的拆迁户,一共是190户。

附近,有一所小学,距离江边一公里,距离江南商圈,不到两公里。

地方不错,整块地也是四四方方,现在钱都已经汇到了账户上,随时随地签字交钱,获得这块土地的使用权。这块地不大,可对于在场这些人而言,足够了,已经足够达到一个‘小区’的规模,如果把这个开发成功,绝对称得上是松江这座城市里,正儿八经的房地产开发商了。

办理除了预售证之外的四证。

制定详尽且行之有效的拆迁计划,对于原地拆迁分房和给予拆迁补偿安置款,他们要详尽商定一个可以应对多种状况的方案。

抵押土地跟银行贷款,让已经可能不足以完成拆迁和开工所需的资金,近一步补充起来。

这之后,关于承建方就不需要魏涛再去找了,一栋栋楼的土建以及后续所有工程活儿,都会有无数的人顶着,区别就是他们是否有勇气去相信魏涛能完成这个项目的垫资进场,心里还要做足准备,如果需要持续垫资,我扛不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