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要跨界了吗(第2/2页)

哎哟,这对宋思雨来说也是新情况,她也从来不知道燕青在省城除了体院的训练之外还搞些什么事情,哪怕她亲眼目睹了跟文物圈、精神小伙儿的冲突,也不清楚他的出发点在哪。

不过她的聪明之处就是反而不细究:“哦,他早就叮嘱过我不要去庐州,恐怕也有何小姐的原因吧。”

然后笑眯眯的也找蔡梦问起那俩怎么没来。

面对总经理,蔡梦不得不解释详细些,董亚楠现在对接了整个涉及中东外宾的工作,王丽娟负责我们那帮傻大个儿,他这一回来我们大家都忙很。

硕士姐姐光是不经意间瞟着小女警支起的耳朵在倾听,就知道你也没掺和多深嘛。

但是等鸡姐把中东土豪的那档子生意展现出来,哪怕没明确表述价码,也很骄傲:“几百千把万的业务是有的,交了那么多学费,院里有了标准高档的马场,名犬中心也能做成大生意……”

宋思雨就开始惊喜,这么厉害吗,还有呢还有呢?

换何顺芝来观察这位突然跳出来的优雅女士了。

家境就不提了,论长相她也不会觉得气馁,关键就是这种淡雅端庄的气质,哪怕偶尔跟她有目光交错,都斯文带着笑意。

难免心头犯嘀咕。

这时候录音棚里的红灯亮起来,外放的监听音箱也开始流淌出悠扬的民乐前奏。

宋思雨不说话了,闭上眼轻轻的打节拍。

这种事先录好的各种乐器演奏效果,已经通过音效器、编辑软件调试到尽善尽美,只要再配上演唱就是成品。

燕青出国前录下的曲目,其实耗费了蔡虹林他们大量心血来重新编排。

同样的曲谱,多一样少一样乐器的效果都区别很大,更别提现在的音乐工业下,各种新技术应用。

简言之就是尽可能按照词牌名本身的诗词内容营造不同的曲风。

譬如《满江红》这种肯定慷慨激越,《虞美人》就温婉幽怨,伴奏风格定好了,燕青唱起来也要契合。

具体到每个句子,每个咬字,每个唱腔的处理。

不光是这首歌要情绪到位,更得考虑整盘专辑所有曲目之间,要怎么协调搭配。

这就需要制作人来把控调整。

所以很多歌手出专辑,是不是能请到金牌制作人掌勺,都决定了专辑最后的成色呢。

但燕青这张词牌名专辑吧,重点既不在他的唱功,也不在歌词的吸引度。

而是在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著名诗词,用所有人都没有听过的曲调演唱出来,甚至还带着似是而非的咬字发音。

这就有点出奇制胜了。

总之,当燕青那略微偏高音的唱腔开始契合到伴奏,回荡在录音棚内外时。

岳飞的《小重山》。

谁能想到能写出《满江红》那种壮怀激烈的将帅,竟然也能写出“知音少,弦断有谁知”这种壮志难酬的千古绝句。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

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

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

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

一点都不深奥晦涩,近乎于直白的低语描述,月色如水,寂寞惆怅,孤枕难眠都在这五十八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宋思雨已经徜徉在精神世界的共鸣中。

仿佛就站在燕青的身边,一起低吟轻唱。

燕青的唱腔充满了无奈凄凉,仿佛就是他自己的心理写照。

中文系财女已经感同身受的悲伤忧郁了。

一定要陪伴他,成为好知音。

一定!

偶然睁开眼,看到对面的这位傻大个儿,心里顿时有了优势。

你能听懂吗?

何顺芝的小嘴没合拢过,这是什么?!

这一天给她的冲击也太大了。

眼前的女人都不算什么。

她以为人生能做好一份工作,一件事就已经是极限。

没想到燕青居然在冲击奥运会的同时,还在养狗玩鹰,更是把唱歌这种看似好像人人都会的事情,推高到这么专业的地步?

她是真的听不太懂这诗词唱的什么,更不用说含义几何了。

但这样似乎很能打动人的歌曲,真的会成为歌唱明星吗?

这一刻她好像已经看到卧底小搭档已经冲出体育界,毫不犹豫的要在娱乐圈冲杀。

那片天地也太污秽横流了,正好该我们去狠狠的清理打击。

于是她这眼里,也没把对面看上半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