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重百家而轻诸子!(第2/2页)

“嵇恒的这一套手法依旧是那么娴熟啊。”扶苏轻笑一声,将案上的竹简缓缓翻开,仔细看了一遍,而后将其交给了魏胜,让其封存。

嵇恒的想法都深合他意。

甚至……

还远在他考虑范围之上。

他自己的确有延承始皇继续集权的心思,只是对于该如何集权,并没有太多明确的想法,但在嵇恒的指点下引导下,一切都明晰了。

在军中行分权。

将兵权一分为二,继而削弱军中将领的兵权,同时也大幅度削弱将领在军中的影响力。

毕竟……

军队是对外的。

自然对内的影响力会大幅削弱,加之将从太尉府摘出,军中将领对朝廷的影响也会大幅削减。

其次,也避免了将领跟朝臣勾连的可能,还有便是继续保持钱粮都由少府控制,完全遏制了军队的咽喉。

不过嵇恒也再三提醒过。

军权的钱粮,不能彻底为少府管控,必须在每年上计大会时,便提前规划好来年的军费开支。

不然军中粮草辎重钱粮长久为少府控制,早晚有一日,这些本该拨划给军队的钱粮会被不间断的削减。

最终军备松弛。

国大危。

对此,扶苏是深以为然,不过如今军改尚刚刚开始,太尉府的职权也才开始拆解,而且韩信还在领兵讨伐匈奴,短时还不能完全推进。

不过对于军队改制,扶苏还是有着很强的信心,秦国跟大秦从立国开始,就对兵权看的十分重。

外人很难染指。

更几乎不可能将大军窃据。

再则,嵇恒对朝堂的整顿,通过一系列的拉扯,让蒙恬等人不得不妥协让步,乃至是让渡手中权力。

将丞相府、御史府的权柄拆分,让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避免让丞相府大权独揽。

毕竟丞相府主司天下政事,权柄实在太大了。

至于后续所谓的官制改革,律法革新、田地改制、爵位更新等,扶苏倒不是特别在意。

因为拉长时间下去,这些事其实最终都能推进,对天下稳定是大有裨益的。

而这都是他的功业!

只是他始终没有想清楚一点,从目前的任何角度去看,嵇恒的所思所虑都一心为公,没有任何私心,也全然是以天下为念。

但真的可能吗?

扶苏心中是存疑的。

他对嵇恒已不敢完全相信了,嵇恒的心思太深,根本就不是他能琢磨透的,而今每走一步,都必须反复斟酌,唯有断定无事,才敢走下一步。

不过就目前来看,嵇恒并未暴露出太多企图。

随即。

扶苏蹙眉。

他指尖从大案上划过,最终落在了一份书函上,这是嵇恒昨日送来的,里面的内容只有一个。

将过往的重诸子轻百家,变为重百家而轻诸子,在天下广兴墨、农、阴阳等百家,以此助推天下昌盛。

对于嵇恒的观点,本心来讲,扶苏是赞成的,过去朝堂对百家过于轻视,对于诸子先贤看的太重,如今抬高百家身份,也有利于将百家学说彻底掌控在朝堂手中。

加深朝堂对思想的控制。

若换成其他人提议,扶苏自是欣然同意,但这次提出建议的人是嵇恒,这不由让扶苏有些多心。

他翻开这份书函。

仔细的看了一遍又一遍,最终还是定下了心。

嵇恒给出的理由很充分,唯有将百家过去积攒的经验全部调动起来,才能将改革彻底化,深入化。

也才能奠定大秦强盛之基。

扶苏颔首。

他朝魏胜道:“魏胜,去给嵇恒传话,他的想法朕同意了,等几日便会召开朝会决议。”

“令让其专心的谋划改制。”

“朕会全力支持。”

闻言。

魏胜连忙点头。

而后快步朝改制府跑去。

另一边。

嵇恒独坐在官署中。

身前堆放着一摞摞的竹简文书,都是蒙毅等人近期整理出来的,主要是涉及到他们各自擅长的领域。

内容很多很杂。

嵇恒并没有看的很详细,为官跟为将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都只负责做决策跟定方向,具体的细节,都是由下面官吏去完善。

他也只能说个大概。

若是事无细巨,都全部参与,只怕累死都玩不成。

不一会。

魏胜来了。

带来了扶苏的口谕。

嵇恒嘴角掠起一抹弧度,思想的口子终于还是打开了。

天下真正的改制,也将从此正式开始,百家思想也将在沉淀后,陆续在天下重新释放出活力。

继而成为天下革新的动力源泉。

而且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