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论功行赏!(第2/3页)

在这五年多时间里。

扶苏在关中几个郡,建立了近百间初级学室,而在去年更是特许墨家在初级学室之上,另建跟标准学室同等规格的太学。

只不过招收标准及其苛刻。

唯有天资聪颖,且为墨家认可,并通过测验考核后的学子,才能进入其中,关中高达五六千初级学子,最终只有不到两百人进入其中。

筛选比例可谓惊人。

此外。

在这几年,墨家也从过去完全被排挤出朝堂的情况,开始有所改善,不少墨家弟子进入到了朝堂,这也引起法吏出身的官吏十分警惕。

与此同时。

在墨家为扶苏逐渐器重的情况下,墨家弟子也爆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跟活力。

发展出了更为先进的堆肥沃肥技术,还改良了过去的不少耕种播种技术,在这几年,关中粮食产量已从过去一亩三四石,提升了大半石。

除此之外,对铜矿铁矿的开采技术产量也得到了极高的发展。

如今的关中一片欣欣向荣。

这一切。

随着少府征收上的田租,口赋有了最为直观的体现,除了这些,关中还有了其他的发展。

只不过并没有粮食产量,矿物产量这么直观,但对关中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

如今的关中生机盎然。

跟过去的暮气沉沉、民生凋敝,人口外流有了十分显著的改观。

做到这一切,扶苏只用了五年。

这还是关东生乱的情况,因而这般功绩可谓十分惊人。

不过朝臣对此体会不深,他们现在最直观的感受就一点,大秦过去的朝堂形式要变了。

随着韩信等人入咸阳,这些平定关东叛乱的将领、官员,无疑会得到大力提拔重用。

这对朝堂现有局面的冲击是巨大的。

而且……

若是真的去观察这次崭露头角的将领官员,却是会发现,这些人不少曾入过扶苏的事务府。

还有就是扶苏大政的受益者。

这也意味着,是扶苏一手缔造了当前的天下局势,也是他一手促成了朝堂的大变。

是扶苏施恩于下。

这些人如今风头正盛,对于扶苏又岂会没有感激?

想到这。

史碌、陶舍目光微微扫过其他朝臣,神色清冷。

张苍脸色如常。

心中其实很是惴惴不安。

其他人或许是担心,关东官吏大量进入朝堂,会挤压他们的权势跟晋升空间,但他不然。

他可是一直记得一件事。

一件当年并不怎么起眼,眼下却十分要命的事。

当年事务府草创。

扶苏是以他的名义去将萧何刘季吴芮等人征入的事务府,也即是说,他对于萧何等人是有知遇之恩的。

若是寻常时候,他张苍再怎么也是‘有功一件’,但现在,萧何、刘季、吴芮等人斩获大功,如此大功,足以位列朝堂。

那就不一样了。

无论其他朝臣怎么想,萧何等人都会被认为是自己一系的,那他这原本的朝堂孤臣,一下就变成了有众多党羽庞大的派系。

这就很有问题了。

如此一来,萧何等人越受重用,自己遭到其他朝臣的不满就会越厉害,而且自己没办法去争辩。

也不能去争辩。

若是萧何等人真跟自己表示亲近,张苍都不敢想,自己在朝堂会遭遇怎样的处境。

更为甚的。

若是让扶苏生出了戒心。

他张苍只怕真的是想哭都哭不出来了。

张苍深吸口气。

不知何时,额头已溢出了白毛汗,他趁着其他人并未注意,将额头冷汗擦拭干净,又端正的坐在席上。

只是脸色越来越紧绷凝重了。

高台。

扶苏淡漠的扫过台下,百官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

他并不在乎百官的想法。

甚至是乐于见到百官生出各种想法,帝王心术,便在于平衡朝堂。

不多时。

魏胜的声音高亢的传来。

“北原大军裨将韩信、沛县县尉刘季,泗水郡郡丞萧何……”

“在殿外求见。”

扶苏淡淡道:“宣。”

在扶苏做出回应后,恭候在扶苏身边,传话的胪传,也跟着大声呼喊道:“陛下有令,宣平定关东叛乱的有功之臣觐见。”

“陛下有令……”

随着七八名胪传传话,扶苏有令的消息,随之响彻整个咸阳宫,百官肃然。

殿外。

魏胜一脸笑意,笑着道:“诸位将军、大臣,陛下有请。”

说着。

主动伸手引出一条道。

韩信此刻也心潮澎湃,望着高大的咸阳宫,心中也是激动万分,对于这一幕,韩信其实想过很多次。

只是真的走到了这里,也不由感慨万千,在这一瞬间,很多过往的画面在脑海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