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第2/3页)

没曾想。

还真有不怕死的来。

见四周小吏一脸怪异神色,韩信心中一沉,疑惑道:“难道那份告示内容为假?官府并没有征召士卒的打算?”

前面开口的皂衣小吏,脸上瞬间笑容铺满。

他笑着道:“那怎么可能。”

“既然是官府张贴出去的告示,自然是真的,若是假的,我们哪里担待得起?只是你真是想入伍?这可不是寻常的服役,而是要去北原大军。”

“虽是自愿。”

“但朝廷目下有意跟匈奴缓和关系。”

“到时边境恐会冲突不断。”

“你想好了吗?”

这名皂衣小吏似还有点晕乎乎。

韩信坚毅的点头。

闻言。

这名皂衣小吏笑颜如菊,整个人一下和气起来。

“好好好。”

“年轻人就是有朝气。”

“敢想敢干。”

“来来来,随我做下登记。”皂衣小吏招呼了韩信一声,就将韩信往一旁引去,脸上的笑容几乎是止不住,这也让其他几名小吏满眼羡慕。

容不得他们不羡慕。

这可是主动送上门的政绩啊。

这些年县里吩咐的事情越来越多,而地方的抵触情绪也越来越严重,很多事已越发费力不讨好,他们是有苦难说。

对于这次的征兵,县里其实不抱希望。

但有跟没有终究是不同的。

有了这一个主动上报的,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等日后县里召开上计大会,这可是能作为政绩上报上去的。

这一比较下来。

他们其他人可不就显得差了一截吗?

一旁。

皂衣小吏取出一条竹片,一丝不苟的询问道:“名字。”

“韩信。”

“籍贯。”

“东海淮阴。”

“可随身带了验传?”

“带了。”韩信将随身带的验传交了上去。

皂衣小吏仔细比对了一下,确定没有问题,这才将验传递了回去。

“信息已登记了,再等五日,你再来次县衙,跟那些即将去蓟城服役的徭役一同上路,切记不要迟到,更不要不到,看你这模样,应该知晓秦律之严格,一旦登记不去,可就不是简单的违律了,你可千万不要自误。”

韩信点头道:“多谢上吏提醒,韩信记住了。”

皂衣小吏点点头。

他颇为欣喜的打量着这根木条,随后更是仔细的擦拭了一遍,这才念念不舍的放入到一个竹筒里,而后朝韩信甩甩手:“你可以走了。”

临末。

他眼中露出一抹狠色,问道:“你当真没有在戏耍我吧?”

“若是敢戏耍我,可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韩信拱手道:“草民韩信岂敢戏耍上吏?一切都是实心实意。”

“谅你也不敢。”皂衣小吏这才放心的点点头。

韩信转身出了县衙。

县衙内。

其他小吏问道:“老木头,什么好事都让你赶上了,我怎么就没遇到这种事呢?这郡里刚下发征发上千民民夫的命书,我这怎么就没人主动报名呢?”

“还有这小子是谁啊。”

被称为‘老木头’的皂衣小吏嘿嘿一笑,眼中满是自得之色:“这人叫韩信。”

“不过这名字倒是挺耳熟的。”

“似在哪里听过。”

老木头还没有想起来。

其他的小吏倒是想起了‘韩信’是谁。

“我说是谁呢。”

“原来是这小子,就是前年钻人家胯的那个。”

“这人之前不是个胆小鬼吗?怎么这次还有胆量去入伍?”

“真是奇了怪了。”

“来我这凑个人数也好啊。”

“还偏偏跑去入伍,真以为自己平时背个剑,就有多了不起了,匈奴人可不是吃素的,到时有这小子苦的。”

老木头轻笑一声,轻蔑道:“他苦不苦关我屁事。”

“就算死在北疆都跟我无关。”

“我只要把这个人报上去,就已超额完成县里交代的事了,他日后马革裹尸也好,飞黄腾达也好,都跟我老木头没有关系咯。”

“不过这次还真有些奇怪。”

“咸阳那边怎么就发个这种征兵令?”

“天下征兵哪有自愿一说?朝廷不挨家抽丁,这征兵数哪里能够?就这么鬼样子征兵,最终能征上去几个?别最后连一百人都凑不齐。”

“这谁知道。”有小吏道:“估计是这位殿下又仁心大发,想着为民减负了,尽做些华而不实的事,到头来还是得按老样子,这折折腾腾下来,苦的还是我们这些小吏。”

“唉。”

几名小吏长叹一声。

也没有就韩信的事多说,开始各自忙着手中政事。

另一边。

走出县衙。

韩信只觉天地瞬间开阔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