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为何跟朕听到的不同?!(第2/3页)

“朕现在只想听听,你对扶苏在文书上,有关经济方面的看法。”

李斯面色肃然。

他沉思了一会,缓缓道:“殿下的想法其实很大胆,甚至有点异想天开,但若是真的细细琢磨,这些想法的确有独到之处,也颇有见解,以如此非常规的行事,去打地方一个措手不及,相较其他方法,得行的机会是很高的。”

“但殿下的想法难就难在有没有后续。”

“从文书上,臣并未看到。”

“若是没有后续,恐就只是扬汤止沸了,后面反倒会更危险。”

“臣也不敢轻易下断言。”

“那你认为大秦当不当尝试一下?”嬴政点头道。

李斯目光闪烁。

他微微抚须,暗自思忖起来。

在思索片刻后,李斯凝声道:“臣认为可以一试,经陛下巡行,关东已暂得安宁,但这种安宁,就如殿下文书中所说,只是一时之太平。”

“假以时日。”

“随着陛下巡行结束,贵族跟地方官吏重新勾连,一切都会恢复如初。”

“而有了这次惨痛的教训,他们定会更加警惕。”

“朝廷想故技重施,也将困难不少。”

“如此情况下。”

“天下始终存在着一个巨大隐患。”

“便是关东跟朝廷的离心离德,这也注定了,朝廷想让天下长治久安,几乎是不可求的事。”

“从过往十年来看,大秦对关东做的尝试,大多都效果寥寥。”

“与其如此。”

“倒不如让陛下放手一搏。”

“试试猛药,将关东直接搅乱,让他们疲于奔命,无暇跟朝廷对抗。”

“或许这才是天下归服的真正良策。”

“而且让关东乱,总好过让关中乱、让整个天下乱。”

“臣认为值得一试。”

嬴政微微额首,笑着道:“现在冯去疾同意,你李斯也同意,而杜赫也递交了辞书,你们可都是想让朕难做啊。”

“罢了。”

“朕准了就是。”

“朕若是不同意,恐会显得不通情理。”

“哈哈。”

李斯一脸肃然道:“陛下说笑了。”

“殿下之所以敢如此行事无忌,想法天马行空,正是因为背后有陛下支持。”

“若无陛下支持,殿下岂敢如此?”

见李斯这么严肃,嬴政笑了笑,摆手道:“跟朕没多大关系,这都是扶苏自己闯出来的,不过他作为大秦储君,有些事总是要经历的,有些决定也终归是要做的。”

“既然如此,此事就这么定了!”

“不容再议。”

“陛下英明。”李斯连忙道。

随即。

李斯似意识到了什么,不确定道:“殿下欲做之事,陛下不准备告诉给其他朝臣吗?这会不会有些不太妥当?”

他并不认为这个决意会遭到反对。

只是陛下直接定下,丝毫不经朝臣商议,或会引来一些争议。

嬴政冷哼一声道:“告诉其他朝臣,再做商议?”

“朕看没这个必要。”

“经济的事,让主管经济的大臣决定。”

“其他朝臣,并不精通经济,让他们来商议,无疑是外行指导内行,你们左右两位丞相都已同意,朝中的经济大臣也都认同,此事还有什么讨论的必要?”

李斯面色一滞,拱手道:“是臣考虑不周了。”

嬴政眼角瞥了一眼大案,又开口问道:“现在杜赫已确定退下,少府乃主管经济的大臣,此等重要之职不能空缺,不知丞相可有举荐之人?”

闻言。

李斯一脸惊慌,连忙道:“臣并无举荐之人。”

“臣对经济之事,想来涉猎极少,过去也极少过问,相关经济大臣来往较少,并无合适人选向陛下举荐,在臣看来,让朝廷商议决出即是。”

“请陛下明鉴。”

始皇的这番话,也是将李斯吓了跳。

他作为丞相,的确有一定人事权,但朝廷九卿这般重职,他岂敢擅作主张?又岂敢主动去举荐相关官员,若是让陛下生出不满,只会招惹来一身麻烦。

他自不会如此行事。

“是吗?为何朕听到的不是这样?”嬴政目光一冷。

这一番质问。

李斯却是直接愣住了。

他过去是没少跟经济大臣打交道,但的确是没多少交情,而且他作为大秦丞相,从来都是下面的官员向自己示好,何须他去跟下面的官员亲近?

而且他一向洁身自好。

从不拉帮结派。

更不可能落下这些话柄。

只是陛下如此质问,定是有其中缘由。

难道自己认识的官员中,其中就有陛下认可的人?

这是唯一的解释。

李斯满眼狐疑。

他没有开口辩解,而是站在原地,仔细思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