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罗网网罗天下!(第2/3页)

闻言。

樊哙哈哈大笑。

他眼中露出一抹狡黠,道:“你们这就多心了。”

“我樊哙的确是一个粗人,但平常跟着刘季跟萧何,多少还是见过一些世面,又岂会不知军队的那些猫腻?不过殿下在殿中已经给我们说好了。”

“五年。”

“只要我们服役五年,就能从军中退伍。”

“到时也就能直接依循‘士官专职’的情况,被安排到地方为吏。”

“而我因为有刘季跟萧何的举荐信。”

“还用不到五年。”

“只需三年。”

“不过我樊哙还是清楚自己的能力,就我这本事,也就只适合在军中,真的去地方当个小吏,只怕很容易跟人起争执,所以我多半是要待五年的。”

“若是实在待不下去,三年后直接走了就行。”

闻言。

吕泽跟周勃面色微变。

士官转职?

他们自是知道这件事。

当初刘季跟萧何去零陵,就是去帮扶苏处理这些事。

只是这不是只适用于秦人吗?

难道关东也适用?

他们心中不由生出一抹异样之色。

若樊哙所言为真,那情况可就大为不同了。

秦人官吏很多都出自秦军。

而有着军功爵的存在,进入军队基本是秦人最好的选择,也是最佳的选择,但过去朝廷不信任他们这些关东,根本就不让关东民众进入秦军,尤其是边疆。

若是扶苏真放开这个口子,那对天下可谓是意义非凡。

只是当真如此?

樊哙又道:“我知道你们有些不信,但这是殿下亲口说的,也非是我樊哙一人听到,而是跟我一起进到殿内的人都听到了,殿下就算要骗人,也不至于骗这么多人吧?”

“这完全没有必要。”

“再则。”

“你们昨日已见过殿下了。”

“而殿下跟你们说的,跟今日跟我们说的,只怕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知道的,也跟你们知道的不一样,我樊哙为吏,其实就不太合适,而且你们或许有些不知情。”

“秦军过去的士官为什么出来就能为官为吏?”

“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在于秦军内部有一套成系统的学习体系。”

“也就是说。”

“我樊哙进到军中。”

“是完全有机会去学习读书识字的。”

“三年时间。”

“要是放到我们沛县,可不知要送出去多少肉铺,耗费多少钱粮,但在军中,却用不到多少,一切都由朝廷承担了,而我若是能斩首匈奴人,更是能获得爵位,而那时,我樊哙出来的为吏的官职,也会逐级提升,没准等我转职出来,官职已在你们之上了。”

“哈哈。”

樊哙颇为自得的大笑着。

他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当个小吏或许不合适,但去战场还是有这股胆量的。

闻言。

周勃跟吕泽对视一眼。

眼神颇为凝重。

他们眼下也听明白了。

扶苏那番话就是专门说给樊哙等人的。

容许他们进入到秦军,并借着秦军的体系去读书识字,五年后再出来合情合法的出来为吏,而樊哙有推荐信,则是可以缩短一定时限。

无论是三年,还是五年,即便樊哙没有斩获军功,但他都能从中学会一些基础的文字,到时就算出来为吏,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对,还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不至于为人诟病。

这种解决之法无疑很高明。

只是他们之前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过。

因为秦军是由秦人构成的。

他们内心都没有把自己视为秦人,自然不会考虑到这些,而听到樊哙的话,他们也陡然惊醒过来,现在身份变了。

他们是秦人。

或许还有这新老秦人之分。

但的确是秦人。

这同样也意味着,过去秦人适用的东西,他们其实也能慢慢得到机会,而扶苏似有意将这次的‘求贤’,变成一次新老秦人的‘融合’。

千金买马骨。

樊哙等人就被许诺了千金。

等他们日后从军队转职出来,对天下的影响力跟轰动性,不亚于商鞅的徙木立信。

也会让天下很多人改观。

若是原本专属秦人的一些特权,陆续放宽限制,容许他们关东秦人进入,只怕会有不少关东人跃跃欲试,因为秦人的体制,从某种程度而言,更利于底层。

想到这。

周勃跟吕泽都面露肃然。

他们脑海中都不约而同浮现了一个词语。

蚕食。

现在秦廷的种种举措,就是在不断的蚕食关东,将原本关东的民怨民愤,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化解,并悄无声息的放开限制,让越来越多人参与到天下的变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