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大秦强大之实也!(第2/3页)

“这才是大秦强大之实也!”

“当年李斯丞相曾言:‘地广者粟多,国大者才众。是以泰山不让抔土,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眼下天下怨秦者众,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我扶苏意在将这些天下之士重新招入我大秦,何错之有?”

“反倒是这次的作祟者,才是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之,为客者逐之也!”

扶苏目光明快。

掷地有声的说出了自己见解。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洪亮,也越来越镇定。

闻言。

张苍欣慰的颔首。

扶苏总算是明白了自己的用意。

这些作祟者既然用‘谏逐客书’来针对扶苏,扶苏同样可以用‘谏逐客书’来反击,他们这些在朝的朝臣恐才是‘秦者’,也正是他们鼓噪着将天下之士‘逐之’,让天下之士不敢西进。

这番言论下去,固然扶苏会跟很多朝臣交恶,但与此同时,也会博得天下之士好感。

另外。

扶苏今后行事也会少很多束缚,不用再考虑太多朝臣的影响,也不用念及着朝臣的态度,相对扶苏而言,其实是利大于弊,毕竟对方都这么明晃晃的针对了,本就互为仇雠了,何必再继续惺惺作态?

而且扶苏明显理直气更壮。

张苍拱手道:“殿下英明,臣只是略一讲解,殿下便这么快明清一切,臣实在感佩。”

扶苏看着张苍,苦笑一声道:“张卿可就别取笑我了。”

“若非你将此事利害说明,我恐还会被一直蒙在鼓里,也正是因为明彻了一切,才敢彻底抛下负担,正视起这件事,这都是张卿的功劳,扶苏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张苍哈哈一笑,并未对此邀功。

从前面那番话,他已明锐的察觉到,扶苏的图谋很大。

他并不满足于朝堂现状。

甚至……

扶苏想改变它。

而想要改变朝堂的局势,势必有人上有人下,至于上的人扶苏已说明了,便是他看重的那些官员,而下的人,恐就只有从朝堂官员中剔除了,只是令张苍很是惊疑的是,扶苏那番话,若是有意说给自己听尚好,若是扶苏的真实想法,那朝堂恐日后真要翻天了。

因为那意味着朝臣中很多人要下去。

一念间。

张苍心中已有些发毛。

他感觉自己似又卷入到了一个大事里。

只是张苍还是不由自我安慰到,这定然是自己多心了,殿下也只是一时气话,并不是真的这么想的,毕竟这些可都是大秦的开国功臣,都是为大秦立下过彪炳功绩的老臣,殿下又岂敢真让这些人下去?

也没有任何理由跟道义。

何况陛下当年便说过,功臣不能全退,大秦何颜立于天下?

只是联想到扶苏近来的变化,以及那个暗中谋划的嵇恒,张苍心中又突然没底起来。

他现在只希望自己是想多了。

不然……

这事可就大发了。

扶苏目光从张苍脸上扫过,看到张苍那又惊又怕的神色,也是知晓,刚才自己无意间说漏嘴的几句话,已为张苍听了进去,而以张苍的心性跟才情,恐也猜到了一二,所以才会露出这份神色。

不过扶苏也不担心。

张苍不可能将此事说出去的。

而且朝臣都这么针对自己了,自己又何必再顾及太多?

还是嵇恒想的透彻。

只要自己想坚持大秦国政,想改变大秦当下的局面,就注定会跟朝臣交恶,想减少朝臣对朝堂的掌控,就必然会跟朝臣决裂,所以从一开始,自己就不该抱有任何的幻想跟侥幸,事关权势利益,也不可能有一方会妥协,至少在没有明显胜负前,没有哪一方会妥协退让的。

他其实早就明白过来的。

不然何至于此?

不过现在明白过来也不算晚。

这次朝臣的发难,隐隐间还成全了自己,让自己减轻了负担,同时表明了心志,更重要的是,自己今后不用再那么束手束脚了,也能更加放开全拳脚了。

这或许就是福兮祸兮、祸兮福兮吧。

扶苏朝张苍恭敬的行了一礼,叹息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过去读屈原这几句,便感触颇深,等到自己真的身处其中,才知道其中之难,经此一事,我跟一些朝臣势必会水火不容,也恐会将一些矛盾冲突,从暗处摆到明面,也会有越来越多朝臣,因为政见分歧跟我疏远,今后我扶苏能依仗的人,也就只有张卿等寥寥几人了。”

张苍心神一凛,连忙道:“殿下言重了。”

“臣知殿下之志,旨在为国为民,臣同样深感振奋,不然何敢在如此时刻,鼓勇向殿下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