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胜天半子?!(第2/3页)

“黄老学说……”嬴政轻语着。

他对这门学说没有多少听闻,而且也不值得听闻。

正如嵇恒所说,齐威王想用这门学说来革新齐国,但最终齐国变法并不彻底,甚至还越发羸弱,因而又有多少人会在意稷下学宫创建出的所谓集百家大成的学说?

嬴政摇头,沉声道:“就像你说的,这门学说并不完整,齐国也最终为秦吞并,如此学说又岂能为秦所用?”

嵇恒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他坦然道:“就目前而言,黄老学说充其量只有三门书籍,分别是《黄帝四经》、《管子》、《列子》,但这并不意味着黄老学说不能更进一步,而且就我知晓的,黄老学说其实有更进一步,只是这些书籍最终淹没在了浩瀚历史烟云中。”

嬴政冷笑一声,淡漠道:“既然被淹没了,那便说明无用。”

“朕知道你很推崇这门学说,过去更是没少用《管子》《列子》教育扶苏,但天下之重,岂能这么轻易草率?而且还是一门不全的学说,就算朕正如你所想,大肆宣扬这些思想,然没有后续的学说,注定会被世人摒弃。”

“朕岂会因你一人之私念,而置大秦生死于不顾。”

“你没有这个资格!!!”

闻言。

嵇恒也不由苦笑一声。

他又何尝不知自己有些异想天开了。

只是……

事实并非如此。

黄老学说并非没有后续。

甚至黄老学说的后续还得到了后世认可,只是最终成为了昙花一现,在儒家彻底垄断天下思想的情况下,那门接续之作,被历代统治者视为了禁书。

沉吟良久。

嵇恒轻叹一声,缓缓道:“《天瑞》开篇言: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生灭的事物不能不生灭,有变化的事物不能不变化,能够产生事物的就能脱离生灭,能够让事物变化的就能不变化。”

“或许这么听着有些玄乎拗口。”

“简而言之。”

“这个世界总是处在一个莫名的规则之中,就像是白天黑夜,四季更迭的循环一样,作为人是不知道这种规则为何会出现,也不知道这种规则的最终意义,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世界因为这种规则而存在,也因为这个规则而变化。”

“而这个规则被称为‘道’!”

“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

“在当时诸子看来,这种规则是如何创造万物的呢,诸子认为有四个阶段,分别是无气、气始、形始、质始。”

“至于其中的过程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因天地规则而生,也根据天地规则而演变。”

“天地之间有其自然的规则。”

“荧惑守心就跟白天黑夜、四季更迭一样,其实只是天象的一种循环,只不过这次循环时,出现在了秦统治天下的时刻,然无论是不是秦,荧惑守心都会出现,不会随朝代更迭,人心变化而改变。”

“天自然无为!!!”

“天地都是没有生命特征的实体,宇宙间的运动变化和万事万物的生成,也不是天空所为,而是无为的结果。”

“至于天地万物,实则是由一种特殊的‘炁’构成,这‘炁’是一种物质因素,分为阴气和阳气,有形和无形,生命的诞生是因为炁聚,生命的消亡也是因为炁散。”

听着嵇恒的话。

嬴政眼中难得露出一抹沉思。

他其实并未听明嵇恒的说的‘道’、‘气’,但他听明白了一件事,就是荧惑守心一定会发生,也一定会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只是恰好这时是大秦的天下。

嬴政目光微异。

嵇恒说的东西,已有些颠覆他过去的认知,也从根本上否认了世间盛行的天人感应,也直接否定了天的存在,天和人都是自然而成,就算真有所谓的神灵,也不是人格化的神。

最终。

嬴政摇了摇头道:“朕不想听你说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朕只想知道,如果朕不信,你又当如何平息当今天下的流言。”

嵇恒淡淡道:“荧惑守心被视为天降灾难。”

“所谓灾难,不外乎天灾人祸。”

“而自古以来的天灾,主要是地龙翻身,洪水,大旱。”

“地龙翻身自来鲜少,而洪水,大秦这些年固然劳民伤财,但并非毫无所为,也实实在在修缮了天下河渠,只要不爆发特大水灾,基本不会有太大影响。”

“至于大旱。”

“这次分野之地都是水泽之地,想要让这么广袤的区域颗粒无收,至少也要数年,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并没有这个迹象,所以在我看来,天灾的可能性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