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2/3页)

他又如何不知其中的问题,现在李信知晓了军中实情,他想的浑水摸鱼根本就没可行性了,那岂不意味着他们现在只能任人宰割?

想到这。

赵眛也是一脸惊慌。

见状。

赵佗面露不悦,呵斥道:“所以我早就告诉过你,不要想着去算计朝堂,朝堂里面的那些老狐狸是你能算计的?这些人早就想好了对策,等你反应过来,早就板上钉钉了。”

“不过你也没必要太过惊慌。”

“胡亥公子遇袭的事,短时间不会暴露出来。”

“在这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已经跟其他将领通了气,这些将领早就跟我们是一条藤上的,是不会轻易出卖你的。”

“不过……”

赵佗顿了一下,神色深邃道:“你虽然可能没事,但我恐逃不了干系,我在军中的时日恐不会太长了。”

说到这。

赵佗也是深感后悔。

当初赵眛做这些事时,他若是能开口制止,或许根本就到不了现在的地步,最终还是自己太过骄傲自满也有些过于自大,有些认不清自己的身份,继而酿就了这次的祸事。

闻言。

赵眛先是神色一松,随即面色微变。

他对自己的情况很了解,才能并不算很杰出,甚至算得上平庸。若非身为赵佗之子,根本没机会在军中站稳脚跟,若是父亲失势,他的日子恐也不会好过。

他担忧道:“父亲这可如何是好?”

随即。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露出一抹阴狠,小声道:“父亲,按照时间,恐用不了多久,就是第三次征发百越了,我们或许可借助这次战事做一些文章?”

赵佗冷冷的看了赵眛几眼,眼中充满了失望之色。

他恼怒道:“就你那脑袋,就不要去打什么歪主意了,你就没有那脑子。”

“现在瓯越地区是什么情况,你难道真就没有一点数?你在岭南这边待了这么久,难道当真对此一点情况都不了解?”

赵眛低垂着头,大气不敢多喘。

他如何看不出来,自己父亲是真动了怒。

赵佗怒气冲冲道:“现在的瓯越地区,披甲之卒不过千人,人口更是不足万,全都龟缩在那边的丘陵山地,根本就成不了气候了。”

“而且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朝廷第一次讨伐失利,并不是败在越人之手,而是低估了岭南炎热的气候,也没有料到秦军刚进入岭南就遭遇了大面积的瘟疫疟疾等疾病,至于第二次,其实整个岭南都已经被拿下,只是最终因为粮草供应不足,最终退收了回来,非是战败。”

“也是从这次开始,大秦彻底据有岭南,并以此划分了三郡。”

“为了保证朝廷对岭南的控制,更是修建了灵渠。”

“现在的瓯越其实根本就不足为惧,之所以要这么兴师动众,只是军中不少人心中有着怒气,想要将前面两次的惨痛遭遇宣泄出来,现在的瓯越地区根本不堪一击。”

“你若胆敢在这战事上弄手脚,就算我是大军主将,也保不住你,五十万大军的愤怒,岂是你能够承受得起的?就算是我,也不敢动什么手脚。”

“这次的战事你想都别想。”

赵眛冷汗涔涔。

他其实根本没有多想。

但听了父亲的话后,也是当即醒悟过来。

秦军跟百越人僵持了这么久,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只是过去这些百越人十分狡猾,基本是骚扰了就跑,让大军有些束手无策,但随着大军对岭南的控制力逐步加强,百越人的活动空间不断被压缩,现在已经只能龟缩一地了,等到这次战事结束。

岭南将彻底安定下来。

正因为这一战没有任何的悬念,所以朝廷才敢直接对军队做手脚,而这未尝没有出乎赵佗的预想,他原本是想借此拖延时间的,以观察天下局势,顺便借此对军队做一定的整合,加强自身对军队的控制力,并借此索要更多的粮草辎重。

只是上一次吕嘉的事,让他彻底陷入了被动。

为了平息事端,也为了表明态度,更为了表示忠心,他直接率军将三郡治内的百越人部族全部夷灭了,没有了这些百越人部族暗中相助,本就势微的瓯越地区眼下越发颓微,根本就不堪一击了。

赵眛不安道:“那现在如何是好?”

“难道我们真就眼睁睁的看着?什么都不做?”

赵佗摇了摇头,叹气道:“现在什么都别做,我们父子的命运,现在早已不由自己掌握,已经全部落在了朝堂手中,朝廷从最初将李信叫来,为的便是防止我们恶向胆边生,做出损害大军稳定的事,随着李信的到来,军中基本不太可能生变了,就算真有变故,凭借李信的威望,也能够轻松扫定,南海大军,毕竟还是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