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大秦需要文治!(第2/6页)

“文治武功缺一不可。”

“甚至于。”

“天下需要两次统一。”

“一次是武。”

“一次是文。”

“大秦目下做到了武,靠大秦铁骑,横扫了天下,但大秦的文,却始终没有做到统一天下,虽然陛下推行了‘大一统’之政,然大秦的文,太过强势,太过霸道,为天下人所憎恶。”

“因而难以见成效。”

“而且……”

“所谓的大一统之政,在我眼中,是势,是道。”

“但不是术。”

“正确,但过于压人。”

“至于陛下想知道的后续,便是我认为的‘文治。’”

“文治?两次统一……”嬴政轻语一声,眼中露出一抹疑惑。

嵇恒淡淡道:“文治分势跟术,大秦的大一统之政是势,裹挟天下之势,借助强权强推天下,但手法过于霸道,因而当通过后续一些政策,以术的形式,刚柔并济,继而将文治彻底落实。”

“以文再扫天下!”

“继而实现文武并济,让天下真正统一。”

“相较于武功,文治更为柔和。”

“也更为致命。”

嬴政咀嚼着嵇恒的话,眼中若有所思。

他已大体知晓了嵇恒的想法。

嵇恒之意,便是他过去的‘文治武功’,其实都偏向于‘武功’,缺少了作为调和的文治。

只是文治的术又指的什么?

一念间。

他想到了嵇恒前面提到的‘编书’。

嬴政沉思良久,凝声道:“朕若是没记错,当初你曾说过‘天下失官,学在四夷’,周朝中后期,天下伐交频频,未尝没有这些‘学在四夷’的士人推波助澜,眼下天下一统,自当收回周王室丧失的权威,岂能再任其旁落?”

“若是大秦按你所为,如何保证天下不乱?”

“士人倨傲,身怀野心。”

“若过于偏向文治,天下治理会更难。”

嵇恒摇了摇头。

嬴政的担忧,嵇恒是知晓的。

嬴政认为一旦将知识大量下沉,注定会催生出大量的‘士人’阶层,士人一向不安于沉寂,到时天下不仅得不到安宁,反倒会越来越乱。

甚至重蹈周朝覆辙。

嵇恒沉声道:“陛下的担忧是正常的。”

“但周朝士人之所以有这么大影响力,除了为贵族上层掌控的知识下沉,还有就是大多士人本身为贵族,士人的数量相对较少,因而在他天下出现动荡时,这些士人自认高人一等,所以才能挥斥方遒,激昂文字。”

“然大秦的文治跟‘学在四夷’不一样。”

“学在四夷,终究还是以贵族为门槛,只是从上层贵族沉到了寒门贵族,但这究竟还是贵族之间的游戏。”

“真正的底层能参与的很少。”

“而大秦的门槛很低。”

“低到最终是人人都能识字。”

闻言。

嬴政目光微凝。

嵇恒的这番话,有些过于夸张了。

嵇恒并未在意嬴政的脸色变化,继续自顾自道:“大秦的文治当扎根在大秦的土壤上,而这百来年里,大秦奉行的是法。”

“是商鞅创立的制度。”

“亦如当年商鞅的军功爵制。”

“人人有爵,便等同于人人没爵。”

“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等到天下人人都能识字,到那时跟现在的人人不识字又有何区别?大秦真正核心的律条、法令、以及更深层次的算术、军事,终究只能在学室才能学到,大秦学室培养的是精英骨干。”

“而我的建议只是入门。”

“两者之间是有着泾渭分明的鸿沟。”

“只不过这道鸿沟要真正修成,还需要不短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同样能为大秦所用,便是我提出用来安抚军中的。”

“距离真正实现人人能识字,少数十几年,多则几十年,而这一段时间,便是大秦赏赐给关中士卒的功赏。”

“等几十年之后,识字变得廉价,到时谁还会把能识字看的很重?”

“而这才是大秦的文治!”

“目的。”嬴政并未被嵇恒的话蛊惑,直接了当的问道。

嵇恒笑了笑,眼中流露出一抹冷冽,他沉声道:“此举就是要将过去天下深入人心的士人体系给击溃。”

“将士人引以为傲的傲气彻底磨平。”

“将天下除了少部分外,都拉到同一水平线上。”

“皇权之下,一律平等!!!”

闻言。

嬴政目光微动。

他深深的看着嵇恒,眼神陡然变的深邃。

嵇恒长身而立,神色带着几分倨傲,傲然道:“文治,目的是搭建大秦自己的文化体系,而非是继续沿袭旧制。”

“士人体系也好,贵族体系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