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军政分离是大秦的红线!(第3/4页)

胡亥默然。

听到嵇恒的话,他想起了王贲临死前,评价王离的话。

王贲当时说:“此子心志无根,率军必败,让陛下勿以老臣父子为念,任用此子为将,错用此子注定误国误军。”

当时始皇一口答应。

说只教王离日后入军多加历练。

结果转头始皇就将王离安排到了北原大军为副将。

胡亥面色微异。

但很快就恢复如常。

正如嵇恒所说,王离才能不够,用来平衡军中势力尚可,让其领兵打仗,实属有些不够看了。

始皇本就只存着让王离平衡,所以也不算出尔反尔。

胡亥给始皇开脱着。

嵇恒也没有就王离多讲。

王离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虽出身将门,获封侯爵,就误以为自己真的名副其实,而后目空一切,不把其他人放在眼中,最终历史也给王离上了惨痛的一课。

世人皆知巨鹿之战。

却极少人有人知晓,项羽当时击溃的正是王离。

当时王离起初虽被项羽打的喘不过气,但毕竟出身将门,排兵布阵还是有一套的,只是一直没有等到援兵,而他之所以等不到章邯的援兵,正是源于王离的心高气傲。

当时章邯为主将,王离对章邯却一直有微词,最终王离在求援章邯时,被章邯的弟弟章平怀恨在心的将救援书拦下了,以至始终没有得到援兵,最终被项羽击溃,继而导致了秦帝国的覆灭。

王离的起点太高了。

又对自己的能力没有自知之明。

还被捧到了高位,以至彻底膨胀,最终为人所恶,害人害己。

不过说到这。

很多人恐都不知章邯同样为军二代。

其父章愍为秦将,章邯能三十出头就进入少府为官,正是继承了其父爵位,而当年章愍在王贲麾下任职,所以王离对章邯其实一直有些轻视。

种种原因酿成了恶果。

胡亥犹豫良久,沉声问道:“王离当真不堪大用?”

嵇恒点了点头,开口道:“出身太高,自小被人捧着,又身居高位,加之同一辈的蒙恬军功彪炳,王离下意识会认为自己同样如此,认不清现实,又难能委以重任?”

“最终只会害人害己。”

胡亥面色阴沉,却也没有反驳。

他知道嵇恒没必要在这事上骗自己,而且王贲当时都这么评价王离了,知子莫若父,这又岂会有差?

只是……

他心中多少有些不甘。

嵇恒自是看得出来,他摇头道:“你最近来的这么频繁,恐是受了赵高的教唆,赵高估计这段时间,没少怂恿你去跟扶苏争夺,你来这边次数不少了,我也就多说几句。”

“赵高此人不能大用。”

“更不能尽信。”

“他在这大半年里,经历了显赫一时到门可罗雀,心态很难调整过来,眼下只怕是发了疯的爬上去,这种人不是你能驾驭的了的。”

胡亥道:“他是我外师。”

嵇恒轻笑一声,淡漠道:“外师?眼下他能依仗的也就是外师这个官职了,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而不是去怂恿你达到他想你达到的。”

“看你这模样,对赵高恐很是信服。”

“这其实正常。”

“但你莫要忘了一点,赵高是个官宦。”

“宦官身体有疾。”

“你或许理解不了‘有疾’的状况,就这般说吧,身体有疾的人,他们比常人精神更为敏感跟脆弱,一旦遇到事,就容易走向极端,以及变得疯狂,为达目的更是会不择手段。”

“而皇城中宦官数量不在少数。”

“这么多‘有疾’的人待在一起,你认为真的会和和气气?相较于朝堂上的官员,这些人的争斗无疑会更加激烈,也更加凶狠,甚至是残忍。”

“他们敏感而脆弱。”

“这些人是经不起任何刺激的。”

“一旦遭受刺激,就会发疯似的去宣泄。”

“眼下赵高明显是受了刺激。”

“从当初被蒙毅判处死刑,关押入狱,再被始皇释放,又被卷入徐福的事,这几起几落,只怕让赵高的不安全感达到了极致,所以他才这么迫切的想你去跟扶苏相争,唯有你赢了,他才能翻身。”

“他也才能将受到的屈辱报复回来!”

“但赵高自己并无太多才能。”

“他甚至算不得宠臣。”

“你之前似说过,大秦立国时,朝中官员空缺,始皇曾询问赵高,他可有意出仕,然最终为赵高拒绝,而这其实说明了一件事,就是赵高不认为自己在朝中做事能继续讨的始皇欢心。”

“他的才能都是为迎合讨好上面。”

“让他去切实的做事,实则没有这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