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影城崛起(第2/3页)

毫无疑问,影城做的这些全部跟旅游搭边,要的就是追忆和回味,哪怕不是旅游,燕京里面的一些喜欢怀旧的老人,坐车过来溜达两天,花费不会很高,回忆却是满满,包括你曾经住过的四合院,在这里民居民宿绝对是大行其道的好买卖。

伴随着从燕京、津门直通过来的轻轨列车线路开通,伴随着影城覆盖面周遭城市机场最近距离到达影城的轻轨开通,旅游业,在这里将会成为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生态链产业。

《教父》的场景,建造好拍电影只是一方面,未来如果这部影片火了,带动了老味道的追忆,这里也依旧会成为成功的旅游产品。

看看‘哥谭市’,满满的DC文化,你找任何一部在美利坚本土拍摄的电影,它即便能有这个味道,能布置出这样的风格,可未来它能保留下来吗?

在影城一切都可以实现,只要前期有人愿意砸钱,并且对自己的项目有绝对的信心,影城不限制任何风格的街区建造。

这样的规定,使得影视公司的地位提高了,像是周乐这样的创作人和艺人地位也提高了。

过去说演员是戏子。

现在呢?周乐拍火一部戏,那就有可能带动一个旅游景点,风投公司和大批量的各类公司,都在这里找到了投资项目,对比以前区别就是他们对投资项目的审核,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影视公司,编剧,导演,演员,作品这一连串形成的产业,是否能够作品成功因此带动影城建造旅游项目的成功。

这等于是整个影视制作产业成为了影城投资领域内非常重要的一环,像是周乐这样的人很少,但不管怎么说,相应人员的地位也都有所提升,一个好的编剧,如今开始被各个公司所疯抢,任何一部好的剧本,都有可能带来巨大的收益,这也使得更多人更专注于这个行业的创作。

与音乐一样,当网络版权开始让做音乐的音乐人能够收入不菲后,更多有着音乐才华却因为生活所迫离开这个行当的人;那些未来想要吃这碗饭的人,多了起来。

周乐这边《教父》的项目刚刚立项,投资就已经解决,用地也随之解决,高效率所带来的影响,让好莱坞那边突然意识到一个让他们毛骨悚然的可怕问题,如果周乐的才华一直保持着足够高的水准线,那他将一切重新扎根回华夏,意味着什么?

《创世纪——新星崛起》的排片上映之路,从举步维艰,很短时间进入到顺风顺水。

双方艺人三个多月以来闭口不提对方的局面也打破,依旧是借着《创世纪》的引子,像是小李子、克里斯汀等人,重新开始公开宣传这部电影。

冰冻期开始缓缓解除,是春暖花开还是重新恢复冰冻,不在于双方的人做出多少的努力,在于接下来这部影片上映之后的成绩和影响。

……

影城内一家古色古香的老馆子,在一楼是卤煮火烧的正常堂食区域,在二楼有别于当年的老味道,准备了一些安静的包厢。

这不是丧失了老味道,影城特殊的人群准备,一些明星,一些外宾,一些公众人物。

装修风格都一样,能够安静的享受一下老味道,也勉强可以接受,如果不是出现会引起混乱,周乐到是喜欢在楼下,跟人拼桌,整个一楼弥漫着卤煮的味道,那才是更舒服的感觉。

北漂三年多的时间,当年周乐觉得自己变化最大的地方就在于胃口,他无比喜欢燕京的食物口味,可能除了豆汁之外,所有燕京这些知名的小吃和餐食,他都喜欢。

这三个多月的时间,可能是他觉得在吃上面最幸福的,以前也追求,但实在是没时间,有些食物,当你堂食的时候是会有加成的,吃起来就是要更香一些。

尽管不能大摇大摆的出现,周乐只要在影城这边住每天都会到这老街来吃东西,影城的建造是先规划再建造,后门和消防通道之类的,都是严格标准,他每天都至少有一顿会去选择堂食,偶尔也会被粉丝碰到,造成一些拥堵,可他还是喜欢这样的感觉,乐此不疲。

一大早,晨跑结束,洗个澡,换一身衣服,周乐和齐雪迎是饶有兴致的来吃卤煮,两人很长一段时间,生活都是这样的悠哉。

吃东西是一方面,坐在包厢的窗口,望着外面影城的老街区街道,有那么点在香江吃早茶的感觉,没什么事情,看看报纸,让自己上午的生活节奏彻底慢下来。

董凤雨带着一点点气喘的走进包厢,看着周乐悠哉的样子,坐下来直接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茶:“你也算是有性格,一大早跑到卤煮火烧的店里喝茶。”

周乐给她重新倒了一杯茶:“给你也来一碗,特别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