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绿帽

可她作为薛芳菲被沈玉容害死的苦,不知道又是什么时候才能开始“甜”。

“算是吧。”姜梨苦笑。可她何尝是先苦后甜,要知道前生做薛芳菲的时候,她的一生,实在是先甜后苦。前半生只觉得人生花团锦簇,妙不可言,即便是有不满、痛苦,都比不得欢乐来得多。所以老天是公平的,先前享福,后来就吃苦。后来发生的一切,可不就是证实了这句话。

“姜幼瑶找到了。”姬蘅道。

姬蘅嘴角一勾,笑容玩味,“看来你喜欢先苦后甜。”

姜梨一愣,脱口而出,“她在什么地方?还在燕京城么?”

她定了定神,从前她总是回答“先听好消息吧”,可今日,她却是对着姬蘅道:“坏消息。”

“还在燕京城。”姬蘅意味深长道:“不过她呆的地方,是一个你怎么也不可能想到的地方。”

面前坐着的年轻男人与薛昭是截然不同的人,而薛昭已经死了。

姜梨见他话里有话,便安静地等待姬蘅接下来的答案。

过去薛昭同她玩闹的时候,也极喜欢喜欢这般说道“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先听哪一个”。

“她在右相府上。”

有一瞬间,姜梨恍惚了一下。

“李家?”姜梨吃了一惊。她曾想过许多次姜幼瑶可能在什么地方,但万万没想到是在李家。李家和姜家素来不和,姜幼瑶便是再走投无路,也不至于去右相府上。况且李仲南那只老狐狸,也不至于会利用姜幼瑶来做什么,姜幼瑶对李家来说,没什么用处,说不准还会惹来一身臊,说是麻烦还差不多。

“两个消息,”姬蘅道:“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要听哪一个?”

“这是怎么回事?”姜梨皱眉道,“是李家将她抓起来了?还是李家有别的图谋?”

姜梨在他的书桌前坐了下来。

“姜幼瑶从姜家逃走后,还没跑到季家,就遇到了麻烦,”姬蘅耸了耸肩,“你知道的,燕京城说太平也太平,说不太平,能遇上的事也挺多。路过的李濂帮她解了围,见她狼狈,就带回了右相府。”

这或许说明了他的性子,凡事都有准备。

“李濂?”姜梨闻言,倒是明白了几分,“他这是早就看出了姜幼瑶的身份,才特意这么做的吧。”

姬蘅走到桌前,给姜梨倒了一杯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姜梨发现,无论什么时候去国公府,姬蘅的书房,茶壶里的茶水,便总是温热的。

右相的这位小儿子李濂,和他的大哥李显不同,成日走马游街,是个纨绔子弟,虽然生了一副还算不错的皮囊,却到处胡闹。至于喜欢过多少姑娘,糟蹋过多少女孩子,姜梨也是有所耳闻的。但就是这么个人,面上却还要表现得非常温和大度,好似个君子一般,年轻的女孩子见了,稍不留意,便会被欺骗。

书房还是姜梨熟悉的样子,黑白肃杀的模样,和姬蘅的样子极为不相衬,但又觉得,好似又是相称的。他的内心就是如此杀伐果断简单利落,黑白最好。

其实别说是女孩子,便是男子,也时常被李濂的假象所迷惑。要知道叶世杰初来燕京的时候,若非姜梨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不对,及时提醒了他与李濂保持距离,李濂还不知道最后会利用叶世杰来达成什么目的。

很快,两人就走到了书房前面,小厮将门打开,姜梨和姬蘅走了进去。

李濂也跟随右相去过大大小小的宴会,要说没见过姜幼瑶,也是不可能。当初姜幼瑶身为首辅千金,美貌娇艳,燕京城勋贵子弟们大多也都了解。就算那一日姜幼瑶是偷溜出府,乔装打扮,李濂多半也能认得出来。

二人走得不快也不慢,雪地里能清晰地映出两个人的脚印,姬蘅的深些,是靴子的形状,姜梨的浅些,是绣鞋的形状,一大一小,十分和谐。

再换句话说,如果是别人把姜幼瑶带回府,姜梨相信也许对方并未认出姜幼瑶的身份,但换了是李濂,姜梨就有理由相信,李濂是认出了姜幼瑶,才对姜幼瑶做了接下来的动作。

恰好,她也有话想对姬蘅说。

“显然你的妹妹并不这么想,”姬蘅气定神闲道,“否则也就不会跟李濂回府了。”

这会儿国公府孔六一行人都醉倒了,司徒九月去炼药了,除了下人外,就只有姬蘅和姜梨两个人。姜梨见他走动的方向,分明是向书房走的,顿时心知肚明,大约姬蘅是有话要跟他说的。

姜梨皱眉:“那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姜梨连忙跟上。

“后来……”姬蘅悠悠道,“当然是顺其自然,带回府后,说明身份,阐述难处,恳求收容,一人怜惜,一人感激,情投意合,如胶似漆……”他越说越不像话,语气里真是十足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