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小楼(第3/8页)

“告诉了你,甚至把她带到你面前,你能如何?”

颐非一怔,面上犹豫之色渐起。

“你什么也做不了。你毕竟是她哥哥,也许还有什么软肋在她手上。她一哭一求一威胁,你就会束手束脚。颐非,你的心还不够狠。”薛采神色淡漠,说出的话更是字字诛心,“所以,把她给我才是最合适的。放心,杀她之前,我会告诉你的。”

颐非忍不住又敲打起自己的脑袋,薛采的这番话不无道理,却让他的头更加疼了。

“至于你所担心的事……我的人已追上鹤公,从他那得知,南沿的机关彻底被毁,芦湾不会沉了。”

“当真?!”颐非大大松了口气,再看着芦湾城时,便看出了百废待兴的希望来。

这时一人飞身上楼,赫然是消失了一段时间的朱龙。颐非忍不住问道:“朱爷?这段时间去哪了?”

朱龙哈哈一笑。

那一天,朱龙去朱家铺子前院开门,落入朱小招手中,又被朱小招送给了品从目。品从目自然将他放了,但他没有回到薛采身边,而是奉薛采之命去追查如意夫人的下落。

“如意夫人本在潋滟城,昨天下午,突然来了一辆华丽马车,将她接走了。我没能及时追上,目前失去了她的下落。”

“记住马车的样子了吗?”

“是。”朱龙从怀中掏出一幅画,“大致画了下来。”

薛采看着那幅画,眼角微微抽动:“此番事了,回去后好好练练画吧。”

颐非好奇地凑过去一看,然后安慰地拍了拍朱龙的肩膀:“人无完人。”

朱龙无语。

薛采将画合上道:“然后你便回来了?”

朱龙露出迟疑之色。

薛采微微拧眉:“怎么了?”

“我还看到了秋姜跟朱小招。”

颐非面色顿变,一把抓住他的手:“在哪里?”

“如意夫人被接走后不久,朱小招抱着秋姜来了,没找到夫人后,又走了。我就派人跟着他们了。”

“你为何不自己跟着她们?!”

朱龙奇道:“我为何要跟着他们?”他纳闷地看看颐非再看看薛采,见二人的表情都很凝重,便察觉出些许不对劲来:“是不是我……错过了什么?”

颐非这才想起秋姜身世揭晓之时朱龙并不在场,也就是说,朱龙尚不知道秋姜就是姬忽,因此在他看来,秋姜自然是没有如意夫人重要的,所以他选择自己去追如意夫人,而把秋姜交代给了白泽的其他人。

颐非看向薛采,薛采对他道:“你留此处继续,我去找她们。”

颐非欲言又止。

薛采便又加了一句:“放心。如意夫人和秋姜,我都会带回来的。”说罢,他便带着朱龙离开了,小小的身影混入人潮后,便如遁形了一般。

颐非在城楼上敲着自己的头,看着芸芸人潮,想起小时候看雨后的蚂蚁,一群群,一列列,忙碌而有序。也许在天神眼中,人类和蚂蚁并无不同。一样努力,一样卑微。

这时一名兵卒跑上来,对他匆匆耳语了一番。颐非面色顿变道:“确定是他么?”

“跟您描述的人很像……”

颐非立刻扭身下楼,跟他走过两条街,来到一栋楼前。楼高三层,楼顶站了两个兵卒。颐非噔噔噔冲上阁楼,从窗户爬上去,就看见了品从目。

品从目奄奄一息地躺在屋顶上,脸色惨白,但神情却很淡然。几步远外,趴着一只猫,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颐非不由得想:这猫是怎么活下来的?

品从目看见他,招呼道:“三殿下来了。”

“是啊。你的死期也到了。”

品从目微笑道:“我觉得我还能再活一会儿。”

颐非想了想,挥手示意兵卒们退下。兵卒们离开后,屋顶上便留下了两人一猫。颐非走到品从目跟前,拉开他的衣袍,不出意外地看到他的下半身红肿溃烂——这是海水浸泡中感染所致。芦湾城存活下来的一万人里,便有三千人目前饱受此苦。

品从目毕竟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又不会武功,看上去状态比普通人更差。

颐非冷笑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也算是你的报应。”

“我真觉得还能再活一会儿。比如,殿下会救我。”

“你恶贯满盈,死一百次都不足惜,我为何救?”

品从目笑了起来——他的脸已经变了,变得苍老憔悴,可这一笑,还是莫名地很好看:“之前的那个提议,还能谈谈。”

颐非觉得很荒谬:“你好像已经快死了吧?”

“我死前,将如意门留给你。”

“哈?”说到这个颐非就来气,“你似乎忘记了,你上次给了我一盒假地契!”

品从目两眼弯弯,看着他,便像是看着很争气的孙儿一般慈祥:“因为我在那之前不认识你。我想给你一些东西,总要先确认一下,你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