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第2/3页)

说到这,林夫人一直抬着的脑袋,忽得,就低了下去。

她洁白如玉的脖颈露了出来,被风中的雪花,轻轻打湿。

“不会的。母亲做什么,都是为兄长好。他定然,是不会怪你的。”

误以为林夫人说的是,私下里为林子舒安排元宵节与女娘相看的事情。

林清茹想都没想,就这么答了。

“可若是,他真的生为娘的气呢?”林夫人停在了原地,像是喃喃自语一般,又像是,在问林清茹。

“不会的。如果他要生母亲的气,我就替母亲揍他。”林清茹一手捧着红梅,另一只手,挽住了林夫人。

两人一脚一个鞋印的,走进了林子舒的院子。

许久不曾来过,他的院子,还同从前一样。

林清茹忍不住地,摸了摸院子里那架明显小了的秋千。

秋千架上覆着皑皑白雪,看上去,像松软的白玉糕。

林夫人带着丫鬟进去插梅花,林清茹则站在了院子里。

她抬手,轻轻拂掉了覆盖在秋千座上的白雪,尝试着小心翼翼的坐了上去。

这是她幼时最喜欢的一处了,原本这的秋千架是一对的。

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林子舒不再需要秋千了,便将院子里的另一个秋千架拆了,改做成一方小桌子。

每每到了春日里,满园春色,杏花疏影,林清茹喜欢在这荡秋千,而林子舒则会泡一壶茶拿着书卷,在杏树下一坐便是半日。

她想起初见时,林子舒背着包裹,有些局促不安地站在林父身后,怯生生的,像个小女娘。

林清茹嘲笑他,还抢了他的包裹,非要看看里面装了些什么好玩儿的。

林子舒则呆愣楞的站在原处,红着脸,任由她胡闹。

那一年春日,杏花开的晚,暖融融的阳光透过杏花树斑驳的树影,映在林子舒的身上。

好似将他整个人,包裹进了一道微光之中。

他站在杏花树下,肩头掉落了好几朵粉色杏花花瓣,迎着和煦的春风,温温柔柔地看着她,朝她微微一笑。

“妹妹喜欢,便都给妹妹。”

他将他为数不多的好东西,尽数捧给了林清茹。

也就是那一眼的温柔,耀眼了林清茹往后的全部岁月。

*

林子舒遭遇雪崩出事的消息,是在两日后才传入林府的。

原本金陵城以北的地区,这年冬日便闹了雪灾,大批的灾民由北向南逃往金陵附近避难。

而林子舒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明知大雪封山,却还要上山。

他很怕耽搁了,人便再也找不到了。

听到他出事的消息时,林清茹正在修葺他院子里坏掉的那支秋千。

她手中的工具未及拿稳,掉在了地上,将雪地砸出了一个裂痕。

林清茹微微发愣,甚至忘记了询问,只呆呆地看着地面,久久不言。

“小姐,听闻此次雪崩,死伤者无数,有些人至今还未寻得尸首。”前来禀告的小厮见她这副模样,补充了一句。

“大公子也未寻得,只找到了大公子的贴身小厮和一件大氅。或许,大公子并未出事呢?”

林清茹仍旧没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下人又急急地解释了一番:“衙门派人来府上,也并未盖棺定论,只是,只是……”

连小厮自己都有些编排不下去了,若是无事发生,秦岭郡的郡守不会特地派人来府中通报。

既然特地派人来了,那恐怕,便是凶多吉少了。

想到这,小厮也闭上了嘴巴,等着林清茹的吩咐。

“他们都找了吗?里里外外都找了吗?”林清茹抬起头,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心神。

来传报的小厮低着头,回复到:“找了。州郡府衙的衙役都出动了,连着在山中找寻了两三日,这才来府上通报的。”

“那父亲母亲怎么说?”

“夫人晕了过去,大人正在等宫里的太医过来。”

林清茹跌坐在地,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

她不相信,林子舒就这么死了。都说祸害遗千年,他那么坏心眼的一个人,应当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忽然,她瞪大了眼睛,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拉着了小厮的胳膊:“快,备马!我亲自去一趟!”

这时,一直跟在林夫人身后的老妈妈从外面跑了进来,听见林清茹这么说,连忙出声打断了她。

“小姐眼下您可万万不能离开,夫人又犯病了,现下正在吐血,您得陪着她!”

“这连当地的官员都搜寻不到的人,您去了又有何意义?”

边说,她边拉着林清茹往林夫人的院子里跑。

林清茹被老妈妈拉着,连思考都不会了,整个人如同风筝一般,追在她的身后。

“为什么!我明明是派人去刺杀那个女人!为何死的会是我儿!”

林夫人声嘶力竭地拉着林大人的衣袖,哭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