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2/6页)

她的脑海里反复的重复着昨日皇后的话。他们都在怪她当年的所作所为,他们都怪她棒打鸳鸯,怪她害了崔氏满门。

今日又怎么会,将迟兮瑶赐婚于崔氏。

建宁的步伐凌乱,蹒跚着走到迟兮瑶身边,捡起了她落在地上的圣旨,就着昏黄的灯光,一字一句的又看了一遍。

二十年前,乱了的命运齿轮,似乎在这一刻,被人强行拨动了回来。

建宁手握圣旨,久久不言。

曹得财还要回宫复命,福了福身,告退了。

整个大厅之中,只余迟兮瑶和建宁祖孙二人,手握圣旨,互相对望。

“瑶瑶,你想嫁吗?”建宁伸手,抚了抚迟兮瑶微微有些凌乱的发丝。

她的眼中,氤氲着水汽,不复当年模样的脸上,尽是不舍与慈爱。

同样的话,她在二十多年前也曾经问过。

可那时,她终究没能阻止容英嫁进英国公府。

而这一次,若是迟兮瑶说一声不,摇一下头,豁出命去,她也要阻止。

迟兮瑶摇了摇头,有些为难地咬着嘴唇:“祖母。我也说不清楚,我也不知道要不要嫁。”

“他是个很好的人,是哥哥的朋友,而且也一直在帮助我。”

“可是,可是我很害怕。若是我嫁给了他,他日后像父亲一般,偷偷养了外室,或是娶好几房妾室。那我该怎么办啊?”

对于迟兮瑶而言,嫁给谁,嫁不嫁,都不是最要紧的。

最要紧的,是她不想步她母亲的后尘。

建宁揉了揉迟兮瑶的脑袋,有些不忍,又有些不舍:“生为女子,嫁人便是第二次投胎,须得睁大了眼睛,好好瞧瞧。”

“若是你对他不满意,或是察觉到他有任何不妥之处。这圣旨,咱们不接也罢。”

她伸手,将迟兮瑶揽进了怀中。

建宁这一生,前半生过得恣意洒脱高傲任性,后半生接连丧夫丧子丧女,最终成了个孤家寡人,余生都在无尽的孤独之中度过。

在这世上,她也只剩下迟兮瑶和迟沐炀两个牵挂了。

“祖母从前不在你们身边,很多事情力不从心,只能嘱咐你们谨小慎微小心行事。如今祖母回来了,定不会再叫人欺负了你。”

“这崔珝若非良配,老身便是拼了命,也要拉着他一起下地狱。”

迟兮瑶也忍不住地落了泪,含泪点了点头。

好似又想起什么似的,多了句嘴:“可是,我觉得,他应当不是父亲那样的人。”

“他是个很好的人。”

至于有多好呢?她也说不上来。但是她就是觉得,崔珝似乎和京城中的那些纨绔子弟不一样。

郑容爱好诗词歌赋,却并不为了求取功名,只是为了与女子花前月下附庸风雅。

卢霖喜好骑射,但却不肯上战场保家卫国,只为了在马球场上引女娘们尖叫呐喊。

瑞王世子精通丹青,却从不曾画过大梁的大好河山,他的笔下只有美人。

而崔珝不同,崔珝爱剑,爱骑射,却更爱大梁的疆土、更爱大梁的子民。

他虽然一贯冷酷无情,看上去不近人情不好相与,可是他的心却是柔软的。

迟兮瑶摸了摸圣旨上滚烫的红印,抿了抿唇,好似下定了决心。

“圣旨已下,我便赌他,是个良配。”

建宁没再说话了,她的思绪拉的很远很远,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容英出嫁的时候。

容英也是这般模样,心中没有底气,嘴上说着:“女儿已失身于他,还有了身孕,岂能去祸害崔大哥。我还能怎么办,只能赌他是个良配。”

她那时一时的心软,竟将自己的女儿亲手送进了虎狼窝。

想到这,建宁便恨得牙痒痒。

现下她已回京,从前的恩恩怨怨,也是时候该清一清了。

建宁连夜,便将这些年安插在英国公府的暗探招进了长公主府。

──

第二日清晨,迟兮瑶很早便起了身,早早便梳洗装扮完毕。

昨日才领了圣旨,今日她须同大长公主一同进宫谢恩。

按理说,应当是有英国公府派人同她一起进宫的。

可昨夜赐婚的消息传进英国公府时,迟老夫人竟突然中风了。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她气坏了身子。

与他们一同进宫的,还有昨日也被赐婚了的卫国公府六小姐和晋王世子。

几家的马车竟在宫门口不期而遇了。

迟兮瑶今日穿了身素雅的衣裙,并不十分显眼,但胜在颜色清秀衬得人更加高贵典雅。

寻常大臣的车驾是不允许驶入皇城的,是以几人都在宫门口下了车,步行入宫。

迟兮瑶搀扶着建宁大长公主,走在了最前面。

晋王世子同卫国公六小姐身为晚辈,自然走在了他们身后。

一路上几人并没有说话,只自顾自的走着。

行至云霄殿前的石拱桥时,远远的便有人蹦蹦跳跳的招呼着迟兮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