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2/3页)

“黄瀛子还没毕业呢不至于吧。”

不会吧,我也不常过来,除了选题会,平时别的事都不用我参加,还真没发现。“为啥不对劲?”

“杨峰做了好几年文化口的主笔,现在还没升主编,手下除了司棋一个记者就给招了这么个实习生,不会是打算替代他吧。”

曾源无语,“采访到宁川你以为是小事么?他可不是艺术家那么简单,身后好大的背景,是很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

“不会这次早就打通了关系就是放手让她去采访的吧?”

我心里迷惑,政经组那边采访更大的人物也不是没有,宁川为什么被这么关注。

“赵缂好像特别喜欢她你发现没有?”

曾源一脸这孩子没救了,“这不是采访对象人物大小的问题,现在全国特稿记者就那么些,文艺口叫

一进门就听见有人说我的名字,我下意识地没往里进,听了几句才明白大概是想不通我怎么能采访到宁川。

出名字有几个?那么多老资历都被他拒了,你初出茅庐什么人脉都没有就采访到宁川?谁信啊?对了你到底是怎么采访到的啊?”

隔天周一,念慈去公司报道。我没有课回了杂志社开选题会。

曾源虽然是性别男,但是在记者圈里人称源姐,一个是因为他确实是gay,另外也是因为这人八卦程度很像港台某位早期娱乐新闻的女主持人,循循善诱,但单刀直入。

念慈这次来北京,不知道跟这事有没有关系。

不过我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就把看遍了宁川全部的画作和资料,到他任教的大学和当时念书的学校询问了所有能找到的人,按照编年史的方式整理了将近5G的资料,每周都发一封邮件,还给他的朋友发邮件请求关说这些都说了。

这几年郭靖家的店爆红,一路从家乡开到全省,之后辐射整个北方,年初的时候就有北京的商场邀请进驻,看来最近是谈定了。

曾源叹为观止:“一个采访而已,你有必要这么拼的么?”这就算拼了么?我以为这是采访标配呢——

中午三个人一起回我们学校食堂吃了饭,念慈问郭靖新店怎么样。郭靖说还可以,后续条件差不多就定下里了,年底开张。

曾源嘬舌,“果然初生牛犊不怕虎,知道的是他被你的死缠烂打和采访提纲感动了,不知道的说什么都有。对了,当初你这个实习机会也是赵缂去电视台跟大明星social的时候偶然碰见你才来的吧?”

念慈说:“也行,一会儿去找你好了。对了,我刚和瀛子看了房子,国庆后就搬过来。”郭靖没说什么,只回答了一个:“好。”

·.··。”

郭靖的电话打过来问要不要一起吃午饭。

“你说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多少人说你其实在广电有后台,跟他关说了才能进咱们杂志,还有说宁川也是你家给你找人联系的。”

我在房间里转了一圈说:“真好,就像是大人了。要不毕业了我就来投靠你行不行?”“行呀。”念慈整理好新买的被褥:“我收留你。”

我家?我爸妈这辈子跟文艺最搭边的就是每天看央视的八点档了。

念慈不让邹航立刻腾房子给她住,还是先跟她师姐在公司附近的小区安顿下来。两室一厅的老式建筑,阳台上却有绿油油的牵牛花开放。

曾源上下扫了我一眼,“要不是你一副没长开的高中生样子,没准传得更难听。”

念慈已经起床洗漱好,在桌边扎头发,回头笑起来:“没走呀,你快起床,我师姐叫我去她家看看,是不是要一起住。”

我瞠目结舌,曾源嗤笑:“提防着点吧,职场和社会对新人、对出挑的新人,尤其是对出挑的女性新人的恶意只有你想不到的。”

“别走!”我叫了一声醒过来。

我一时间也不知道反驳“哪有那么夸张”还是跟他说“谢谢”,只是呆愣愣喝掉了一大口豆浆。“对了,你怎么想看这个展?”源姐继续八卦。

我迷迷糊糊睡着,似乎回到高中,陪着他们几个考前集训。身边坐着的人不知道是谁,却不听课,摸鱼在练习册上画了一只小鸟。小鸟太可爱了,我忍不住上手摸一摸,一声鸟儿叽喳,小鸟展开翅膀就飞到窗户外面去了——

“那个,我本来就喜欢看动画片,不过我都不认识这些制片导演编剧的,一个都不认识——”我在说什么。

他小时候偶尔还给我画一些毛茸茸的小动物,估计现在早忘了怎么画。

曾源探究地打量我几眼,“我开始还真没觉得你认识。”

我在网上看过那几个短片,基本上是外星入侵、机甲怪兽、末世灾难题材,故事简单利落,特效异常酷炫,说是为了特效而特效也不为过,就像是蒋翼会做出来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