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面对现实(第2/2页)

为民走远了,光明忍不住“批评”她家丽,“大姨,你这是做生意不是?”

“卫国太累了。”春荣说。

家丽嗯了一下。

表面上不说,春荣春华对家文是有意见的。虽然意见保留。在卫国得病的因果关系上,她们认为大致是这么个逻辑:假如不是娶了家文,卫国不会这么累,卫国付出太多,太辛苦;假如家文没生大病,卫国也不会消耗那么多;卫国去四川出差跑路子,很可能也是家文给他无形中的压力导致。因此,卫国的病,家文要付很大的责任。当然,有卫国夹在当中,姊妹俩都没把这话说出口,当面不会说,背后,也只是心照不宣,点到为止。

“做生意是要赚钱不是?不能赔钱。”光明拎得清。

干干的说几句。闫宏宇突然不知道跟他聊什么。男人之间聊天从来都是有话长无话短,现在聊其他的也没心情。一会,春荣、春华过来看弟弟。宏宇便告辞了。

家丽笑着点头。

“这病来得快也好得快。”宏宇安慰。

“不能老送,得卖。”

“吃了你的灵丹妙药,好多了。”卫国还没丧失幽默感。

“卖!”家丽吆喝开了。

“感觉怎么样?”宏宇问他。

中午,有个小男孩来送牛角面包,一大袋子,说是新星面包房的。家丽知道是为民送来的,想退回去,但又知道他的脾气,只好收了。光明吃着牛角面包,问:“大姨,这个人对你挺好的。”家丽头皮发麻,小孩子都看出来了?她问:“怎么会这么觉得?”光明说:“你看,你给了他一个萝卜,他给你了你一袋面包,那肯定是面包值钱。”

“有一个就行。”

“算账算那么清楚。”

“丫头。”

“喜欢一个人就是愿意吃亏。”光明突然说出金句。

家文见宏宇来,打了招呼,便回家做饭,留足够空间给他们说话。卫国笑问:“听说生了。”

家丽也吓了一跳,“别乱说。”

正说着,宏宇进门。几个连襟中,宏宇最佩服卫国。为了让他尽快好,宏宇找老中医给卫国看病,开了药,但其中血蜈蚣一味药不容易抓,他特地开车跑到去八公山找到药,送过来。

工艺厂现在也风雨飘摇。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厂子里人心涣散,工人轮番上岗。这个月,轮到家艺休息。

“就几次。”卫国有些气弱,又连忙说,“别带光明过来。”他怕孩子传染上。家文说:“甲肝不传染。吃上注意点就行。”

她倒愿意休息。欧阳的买卖越做越大,生活是有保障的。手里的钱,粗算算,能过到老死。家艺感到很心安。

家文问:“在路边吃东西了?”指在四川。

欧阳刚从泰州回来,弄了不少毛子,都存在后院仓库里。他正在洗澡。大哥大响了。

卫国反过来安慰她,“没事的。”

欧阳没法接,廖姐慌忙递给家艺。

家文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不能心急。”

家艺摁下接听键,“喂!”

家文无奈,递给卫国一面小镜子。卫国拿在手里,瞅瞅,眼珠子都是黄的。卫国不得不面对现实。

听筒里没人说话,只有风声。

“这病来得快去得快。”

“喂!”她又问了一声。

“好好休息。”

还是没人说话。突然,电话挂断了。何家艺本能地觉得不妙。那些的故事,在身边她不是没听过。社会风气开始变化,所谓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化就有钱。但转念一想,她又觉得欧阳宝不至于。可她不能不防。欧阳家的小七子一直跟的欧阳干生意,她可以问问他。

“什么时候出院?”卫国问。

不过小七能向着她吗?她不过是嫂子。欧阳才是他亲哥。

病床前,家文给卫国送饭。

还是先试试欧阳。

家文的心揪了一下。这就是卫国,对自己,他从来都是克扣,对别人,他总是奉献最好的。他是个太好的好人,太孝顺的儿子,太有担当的弟弟,太伟岸的丈夫,太慈祥的父亲。人生的每一个角色,他都扮演得那么到位。唯独忘了心疼自己。

洗完澡,欧阳出来了。家艺帮他点了一支烟,递过去。随口问:“你这次出去,有没有遇到什么?”

病十之是在四川染上的。家文向与卫国共赴四川出差的同事老吕了解情况。老吕痛心疾首,“卫国呐!我劝他也不听,老在路边摊吃饭,省钱,太省。”

“遇鬼了。”欧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