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六妹惊喜(第2/2页)

家丽还没到家。说是晚饭秋芳找她。实际上,是为民约她走走。常胜进屋,老太太起身帮他拿饭,温在小锅里。家欢惊呼。不是没饭,只是不给她吃。家文给老四一个眼色。家欢连忙闭嘴。爸爸脸色不佳。

区里搞人口普查,从各单位抽调了年轻人协助工作。为民也在其中。普查结果是,截至1970年12月底,全区实有30924户,159873人,其中男85764人,女74127人,农业人口37370人,非农业人口122503人。普查完毕,区里打算庆祝庆祝,在淮滨大戏院门口搞一场文艺演出,且必须是群众性的——不能由专业团体来演。要表现群众的活力。负责人知道为民唱歌不错,就提议他报名。为民不喜欢风头。可既然领导发话,不得不上,他便报了一个秧歌剧《兄妹开荒》。

家艺反驳她,“老四,这两天尿布可都是我洗的。”她不许她争功。家文从碗里拨了一小块饭给老四。老四立刻说:“谢谢二姐!”

是出名戏。延安时期创作并走红的。负责人问:“兄妹开荒兄妹开荒,这是两个人唱的戏呀?兄有了,妹呢?”

家欢抢白,“不吃饱怎么干活,尿布又是我洗,这老五什么时候能干活呀?刚老五不用尿布了,老六又来了。”

“蔬菜公司的何家丽同志唱得不错。”为民很认真地。

老太太道:“行了啊,咱们现在是人民公社,,要有都有,要没有都没有,就那么多,吃个半饱行了。”

没多久,家丽被请到了。区委后面一个乒乓球室就是排练厅。见到为民,家丽雾水,“我不会唱《兄妹开荒》。”

这日,家欢迅速吃完了碗里的饭,自己起身去锅里又盛,孰料只剩一点锅巴,她不满,叫唤,“阿奶,还有饭么?怎么就剩点锅巴皮了,我还没吃饱,就给我盛半碗都不到。”说罢,亮亮空碗。

“学嘛!我唱兄,你唱妹,妹不会,兄教。”为民拍拍胸脯。

一家六个孩子。都要吃饭。但只有老大开始挣钱。其余五个,等于都是张嘴的。老五已经开始能吃了。老三老四向来大肚,饭量定两个大人。老六来了。吃更是个问题。因为有人举报,家丽不能从公司顺菜回来。导致何家一度餐餐不够吃。

“你找别人吧,没那闲工夫。”家丽道,“我还得上班挣钱呢,家里都快没饭吃了。”

令老太太更加担心的是口粮问题。

“这个月工资分你一半。”为民大方,“最主要这里没人看到我们,没人管没人问,跟在肥西一样……”为民忽然温柔,脸贴上去。推门声响。为民吓得连忙弹开,没站稳,笨拙地摔在地上。

只有刘妈来安慰美心。可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事到如今,怎么安慰都显得徒劳。因为大局已定,希望已经破灭。

是清洁工人。“同志,走的时候灯记得关哦。”

家丽和为民还在偷偷来往。只不过,家丽出了“这么大的事”,老太太也暂时无心过问。得照顾美心月子,老五刚会走路,又该伺候老六了。邻居们少不了说闲话。但好在都背后说。大老汤老婆和朱德启老婆给何家娶了个新外号:无鸣之家。生的都是母鸡,没有公鸡,光会下蛋,不会打鸣。

为民连忙说好。家丽忍住笑。

因为来了老六,常胜已经在小事上找过好几次茬儿——借题发挥,大发雷霆。连他从来都不批评的老二家文,也被她吼过一次。美心虽然难受,可嘴上说不出什么。“联合生产”再次失败,生育的后路彻底断绝。他们都知了天命。这辈子不再想儿子的事。

家丽聪明,没练几次,这出秧歌剧已经很像样了。不过下了班排练,倒引发老太太的好奇。这日,家丽到家,老太太忍不住问,“这三天两头的去哪了?回来都一头汗。”

院子里,家艺和家欢聊着天,“老天还是有眼的,没来个弟弟,我们都还是有饭吃。”家欢道:“说不定老天就是因为听到了我们的祈祷。”家艺连忙说这事可不能让爸知道。

“区里有事。”家丽一言以蔽之。

不过因为是顺产,上回剖腹的伤口受影响,加之美心年纪渐长,子宫有些下垂。医生宣告美心已经不适合继续生孩子。这令常胜“万念俱灰”。

区里有事,跟她一个蔬菜公司的员工有什么关系?老太太没再多问。她知道家丽如果存心不想说,问也问不出来。

又是个女孩。

一大早,家丽吃了半根油条去上班。临出门跟老太太打招呼,说晚上不回来吃饭。理由依旧是:区里有事。

这一胎倒是顺顺利利。足月,一切正常,生产的时候拉去保健院,没有太大痛苦,也没采用剖腹产,常胜和美心的第六个孩子顺利出生。

奇怪。老太太下定决心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