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太阴了(第2/4页)

“行了别贫了啊。”江满问,“晚饭吃面条行不行弄点鸡蛋酱,做打卤面。”

“姐,做个老南瓜贴饼子吃吧,我前天跟小刘也做了一回,总不是你做的那个味儿,我明明也炖了老长时间,就是饼子不够香。”江谷雨笑嘻嘻指指刘江东,“你看着畅畅,我帮姐烧火。”

江满就去摘老南瓜,一边切,一边跟江谷雨说:“老南瓜贴饼子好做,放油放盐下锅煮,饼子弄薄一点贴上去就行了,你做不好吃,不是你做不好,是你的锅不对,炉子不行,必须得这个烧柴草的铁锅才能做出来味儿。”

“我们家厨房,支个小地锅倒是没问题,可整天要上班,也没工夫去捡柴烧呀。”江谷雨笑道,“小煤炉子炒菜是不好吃,火慢,我们两个平时凑合自己做点儿,懒了吃食堂,馋了就到你家来了。”

“你呀,结了婚倒越来越随性懒散了。”江满虚虚地点点她,“我看都是小刘惯的。”

江谷雨:“他说了,就我一个媳妇,不惯我惯谁呀。”

“……”江满懒得听他们秀恩爱,多放了点花生油,老南瓜下锅炒出水,闻到香味了,加水放盐,加点儿酱油就盖上锅盖,等着烧开了贴饼子。

“中秋节带点儿什么回去”想到这是江谷雨结婚以后,在婆家第1回 过节,江满就提点了一句,“你们两个都有工资,平常也不给你婆婆,过年过节该送礼要送礼。”

“我婆婆说不要。”

“人家还能说要她不要你也得给她买点东西。婆媳可不是亲妈,人家对你好你得回报,才能长久了处好。你可不知道,结婚摊上个好婆婆,比亲妈都强。”

江满掀开锅盖看了看,叫江谷雨,“火小一点,我贴饼子。”把盆里的面团摊开在手上,直接两手压成长圆的面饼,拉薄一点贴上去。

“我是说,我们工资给她她不要。节礼我们肯定要买的。”江谷雨把锅底火旺的木柴抽出来,只留下两根玉米秆,“小刘结婚前工资交给她她都不要,让三个儿子谁工资谁自己收着,结婚娶媳妇尽量自己出钱,他们做父母的有钱就贴补一些。跟我聊起来还挺得意呢,说他们家的男人从小听她数落,都不敢乱花钱。”

“你这婆婆才是真聪明人。”江满感慨一句,两相一对比,怎么她就摊上姚老太那么个招人恨的货呢。

“所以我跟小刘商量过了,我们过节回去,吃的喝的家里都准备好了,他大哥大嫂工作忙也不回来,老三呢在部队更不能回来,我们也不往家里买吃食了,买了也吃不完。明天回县城,我就去给婆婆买布做一身好点儿的衣服,我还有布票。”

“不给你公公”

“给他买他也穿不着,整天穿警服。”江谷雨想了想,“要不让小刘给他买条烟。”

姐妹俩说说笑笑做好了饭,就喊刘江东吃饭,刘江东答应了一声,声音在大门外。

江满出去,畅畅跟小陆杨正蹲在肖秀玲家大门口,俩小孩头凑在一起,专注地看啥呢。

“干什么这是”江满指了指。

“看虫子。”刘江东好笑,“秀玲姐在丝瓜叶子上捉了几条青虫,俩小孩当好东西呢,装在盘子里玩。”

黄昏光线不太分明,江满走过去弯腰一看,我个妈呀,几条细长的绿色肉虫子,在白色搪瓷盘子里爬来爬去,杨杨还用手拦着怕爬出来,畅畅蹲在一边一脸兴趣,也伸着白白嫩嫩的小手指去戳。

“……”江满自诩胆子大,连蛇和懒蛤.蟆都不怕,可不包括这些没长骨头、扭来扭去的肉虫子。

膈应人的感觉啊,顿时后脊背一硬,毛呼呼的。

可俩小孩玩得兴致勃勃呢,又不能在小孩跟前露了怯,吓到小孩子更加不好。江满悄没声站起来,跑进去埋怨肖秀玲:“你个不靠谱的,你怎么给他们玩虫子呀,吓死我了。”

“菜虫子你怕啥,小孩都不怕。”肖秀玲正在收衣服,随手把收下来的衣服折叠一下,“可不是我给他们玩的,我刚才摘丝瓜,顺手捉了几条虫子,杨杨看见了当宝贝一样要走了,还嘱咐我捉到了都给他,可千万别弄死了。”

“那是什么鬼东西虫子,也不是菜青虫啊,菜青虫胖乎乎没这么长。”江满想了想,原主好像也没“命名”过这东西,实则乡村里很多微小的生物,都是叫不出名字的。

果然,肖秀玲拍拍衣服:“我也不知道,就叫虫子呗,丝瓜叶子都吃得一片一片的。”她把衣服送进屋里,走出来随手关门,“你家丝瓜上面有没有”

“没注意。”江满说。立刻觉得往后摘丝瓜要小心一些,想想她院里的丝瓜倒没发现虫子咬的叶子,兴许没留意吧。

“明天让我爹给打点儿农药”

“别了吧,自家每天吃,你打了药还敢吃呀。”这时候的农药可都是毒药,甚至不讲究低毒,农村人也没有农药残留之类的意识,打完药下一场雨,该吃就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