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起死回生

残余夜色缓缓散去, 天空漫开一片朦胧的鱼肚白。

寂静的朱雀大街上响起马蹄与车轮滚动的声音,惊醒树枝上觅食的鸟儿。

两辆青帏马车从晨雾中悠悠显现,车夫轻轻抖动缰绳, 马车一前一后驶向恢弘巍峨的城门。

守城士兵看了眼车夫递上的户籍和通行文牒, 又检查过马车后的行囊,挥手示意放行。

马车驶出城门许久后,殷氏捂着砰砰直跳的心口,她有些不相信他们竟这般容易就出了城门。

“我要去后面的马车上陪着玉儿。”

姜墨竹赶忙按住欲要起身的殷氏,安抚道:“母亲, 咱们家马车后面紧跟着陈侍郎家的马车,陈夫人可认识您,回头瞧见您这位太子的丈母娘,她能不下车和母亲寒暄两句吗?稍等一等, 待到了前面歇脚的驿馆, 您再去妹妹乘坐的那辆马车上。”

殷氏觉得儿子的话有几分道理, 只好沉下惴惴不安的心。

直到正午, 行驶上两个时辰的马车终于停了下来。

殷氏下了马车, 她快步走到后面的马车上, 笑着撩开车帘。

“你兄长说此地距离驿馆还早, 娘便给你拿些蜜饯垫一垫肚子...”

话未说尽, 殷氏唇角的笑意就消失了,她睁大杏眼看向车厢里呼呼大睡的姜慎, 一个巴掌呼了过去:

“夫君,玉儿呢?她怎么没跟你在一起?“

姜慎临出逃前提心吊胆上一整夜,顺利出城后松弛下心情, 睡得极香,不过听到妻子焦急的询问声, 他马上醒了过来,眨了眨布满血丝双眼,语气疑惑:

“玉儿...她不是跟你在一辆马车上吗?”

听了这个回答,殷氏彻底傻了眼。

夫妇二人很快就琢磨过味来,急声呼唤起在树下纳凉的车夫。

“车夫,速速掉头,回京城!”

“爹,娘,已经晚了....咱们还是先去驿馆,安心等待妹妹派人送来的消息。”

姜墨竹剑眉紧紧拧在一起,他面色凝重,声音沉重,浑然不见往日里吊儿郎当的模样。

“玉儿去哪了?”姜慎和殷氏二人异口同声急急问道。

姜墨竹目光复杂看向远方渺小的城阙,眉宇间透着浓浓的担忧:“她...去找太子请罪了。”

———

“咚...咚...咚...”

负责看守大门的阍吏从门房走出来,心里纳闷儿这一大清早,是谁人叩响了太子府的大门。

阍吏隔着门罩询问来者何人?

熟悉的声音伴着清晨微凉的冷风嗖嗖飘进来,阍吏听得有些耳熟,却一时想不起来,于是把门窗打开。

巴掌大小的门窗外露出一张清秀面庞,阍吏揉了揉眼皮看过去,登时惊得天灵盖都打了个冷颤,他哆哆嗦嗦后退两步,转身便撒丫子奔跑。

边跑还边扯着嗓子喊:“诈尸了!诈尸了!”

“大清早的,你瞎鬼嚷嚷什么,当心让殿下听见,将你发卖出去!”

阍吏迎面撞上一人,抬头见是余管事,忙不迭颤声道:“余管事,是姜...姜少傅他...他...他诈尸了,他就在太子府外面,要找太...太子寻仇啊!”

余管事面色骤然一变,他目光惊疑看向朱红大门,眼睛滴溜溜转了又转,遂沉下脸色训斥:

“满口胡言乱语,太子和姜少傅情比金坚,就算姜少傅诈尸回来,也是要向太子报恩的!再说我亲眼看到姜家安葬了姜少傅,人都烧成了灰,怎么可能诈尸呢,我看是你昨晚喝了花酒,还没醒吧!”

阍吏疯狂摇头,指天发誓道:“余管事,奴才看的真真的!真的是姜少傅....他...他回来报恩了...”

余管事将信将疑走到大门后,解开门栓,推开侧门。

“余管事,许久未见,你可还安好啊?”

只见少年一袭淡蓝色锦袍,手提檀木鸟纹食盒,笑眼盈盈立在门外。

余管事先是瞪圆了眼,又踉跄后退数步,最后一屁股跌坐在石阶上,哆嗦着手指向眉清目秀的少年郎,话都说不利索:

“姜...姜少傅,我往日里待你不薄,从库房里挑拣出极品的几塌器具往竹意轩里送。你...你..若是在那边缺银子,等到了上元节,不,今晚我就给你烧过去,金银珠宝,美人字画,统统都给你烧过去...”

姜玉竹撩开衣摆跨过高高的门槛,她弯下身,饶有兴致盯着瑟缩成一团的余管事,眯起眼眸,似笑非笑道:

“余管事,这戏呀,过犹而不及,你演得很好,下次就不要再演了。”

余管事神色一僵,他见“少年”直起身,细白如鲜笋的手指打开檀木鸟纹食盒,取出一块晶莹剔透的糕点放在他手上,笑眯眯道:

“凑巧碰上芳宝斋新出炉的如意糕,还热乎着,你快来尝尝,剩下的我给太子送去了。”

言罢,“少年”绕过地上愣神的余管事,施施然朝着内院走去。

余管事呆呆咬了一口糕点,他猛然想起什么,赶紧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