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练习与实操的区别,来了一个硬活(第3/4页)

那个躺在平板床上的患者是个老人,年龄看着挺大的。

家属没在场,医生肯定不敢动他。

2号病人被两个家属抬着进来的。

“哟,这腿怎么弄的?伤成这样!”

李敬生发现患者的右腿大腿至踝骨位置瘀血严重,肿得粗了好几圈。

大腿都快赶上腰那么粗了。

这么严重的伤势,看着着实吓人。

“别提了,卸货时不小心给砸到了腿。幸亏当时躲得快,只砸到了右腿。要是砸在身上,人只怕已经没了。”

家属是一男一女。

女的四十多岁,脚大手大,膀圆腰粗。

一看就是经常干力气活的女人。

男家属二十岁出头,同样身体强壮,有着一张憨厚的脸。

看这两人应该是母子。

躺在担架上的男子同样是四十多岁,表情痛苦,脸色苍白。身形也是非常粗壮。

这一家三口不知道干的是什么活?

开大货车给人送货的?

李敬生倒也没有多问。与病情无关的事情,他一般不乱打听。

很多都属于病人的隐私。

问多了,家属会感到尴尬,甚至不高兴。

“拍片子了吗?”

“拍了!”

患者的儿子急忙把资料袋递给李敬生。

“这是在你们当地医院拍的啊?”

“对!当地攻院说是要做手术,还不一定能治好,有可能终身残疾。我们打听到你们这儿专门治疗骨伤,于是叫了车连夜赶过来了。”

小伙子挺实诚,有一说一。

“丰城赶过来可不近,万一在我们这里也治不了怎么办?”

李敬生一边看片子,一边跟家属聊着。

“有六百多公里,确实挺远的。万一这里也治不了,我们就再找其它医院问问。我爸才这个年纪,要是一条腿残疾了,今后可怎么生活呀!”

小伙子似乎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愣了愣,思考片刻后才回答。

“医生,求你们一定帮忙想想办法。我儿子还没谈对像,他爸爸的一条腿要是残疾了,哪个姑娘愿意上门啊?我老公现在是全家的顶梁柱,他倒下了,我们这个家庭以后的日子会怎样,我都不敢去想。”

患者的妻子说着,别过头去抹眼泪。

儿子还年轻,不懂生活的艰辛。

要是有个残疾父亲,找对象肯定会成为一大阻碍。

条件好一点的姑娘,根本不会考虑嫁进这样的家庭。

“从他拍的片子来看,伤得非常严重,右股骨中间位置骨折了。而且是横断骨折,断端可以看到重叠,这个别说是手法复位,就算手术治疗都很费劲。”

李敬生现在不但手法正骨有了相当高的水平,而且骨外科诊断达到了熟练级。

经过综合诊断后,他认为这个患者的骨伤超乎想像的严重。

当地医院说的并没错,手术治疗仍有致残的风险。

“老师,这个患者的伤情特别严重,请您帮忙看看。”

李敬生寻求徐医师的帮助。

徐医师接过后,看了看。

“给他摸骨了没有?”

“还没!”

李敬生不等徐医师发火骂人,赶紧过去给患者摸骨。

摸完后,他的表情凝重。

又从桌子的抽屉内取出一根银。

刺向患者的右腿脚底。

“痛吗?”

“有一点点痛。”

患者说话的声音相当虚弱。

受伤这么重,又连夜赶了六百多公里到江离市求诊。患者的状态肯定是不太好。

“试着动一下你的右腿。”

李敬生对患者说道。

患者试着动右腿,结果根本动不了。

“与拍的片子没什么出入,软组织也受到了较严重的损伤。神经应该有一定损伤,但是总体情况看起来还没有糟糕到极点。”

潜意思就是“至少我觉得可以抢救一下。”

徐医师听了后,微微点头。

“这个患者全权交给你处理。”

徐医师认真的说道。

李敬生的眼睛瞪大,从徐医师的眼神中看出鼓励,还有坚定。

“那好吧,我给他主治没问题,但是请老师帮我多把把关。”

“你的水平其实已经不比我差了,完全有能力处理这种高难度的骨伤病例。”

徐医师对他说道。

身为老师,自然知道徒弟的手法正骨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

有时候想起来,徐医师都有些难以置信。

这个徒弟竟然在短短的不到三个月时间内,把手法正骨全部学会,而且正骨水平直追他这个师父。

甚至怀疑在有些领域,要不了多久就能超过他这个当老师的。

徐医师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天赋’二字。

因为李敬生第一次找他学习正骨,现学现卖,当场就把肩关节复位手法学会。而且操作相当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