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炝锅白菜面(第2/4页)

但让孙先生肯定了自己的怀疑的,莫过于秦放鹤的一系列表现:

他人再如何交代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像方才自己忽然提议五两卖书的事,如果秦放鹤真的是帮忙跑腿,就该犹豫不决,先回去同长辈商议。

但他没有!

非但没有,甚至当场就开始跟自己讨价还价!

什么人能对一件东西全权处决?

答案只有一个,他自己的东西。

思及此处,孙先生再看秦放鹤时,就跟看个妖怪似的。

你他娘的才多大点儿啊,竟就开始写话本了?

狗日的,还写得那样香艳!

孙先生心中翻江倒海,秦放鹤也是波浪滔天。

他想过自己会掉马,可万万没想到这么快!

终究是头一回干这个,业务生疏。

秦山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热出来满脑门子汗,也不确定是不是惹祸了。

到了这份儿上,我是不是该扛起鹤哥儿就跑?

百感交集的秦放鹤抬头,正对上孙先生那张同样百感交集的大脸。

孙先生面上迅速涨红,鼻翼也跟着煽动起来,“……”

他娘的,他娘的这小子一充做三,上回白骗了我那么些笔墨纸砚!

秦放鹤诡异地读懂了他的幽怨,干咳一声替自己分辨,“早晚都得用。”

摊牌了,不装了,“笑长生”是我,“川越客”也是我,当跑腿儿薅羊毛的,还是我。

怎么滴吧。

退货是不可能退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声响亮的吞咽打破死寂。

大眼瞪小眼的两人齐齐扭头,正对上要哭不哭的秦山。

“还,还能卖钱吗?”他小心翼翼地问。

谁写的重要吗?

能卖银子不就完了?

秦放鹤丢个他一个充满赞许的眼神,又看孙先生。

大局为重啊,买卖人咋还这么计较呢?

曹植五岁诵《左传》、《史记》,十岁写格律;王勃六岁能诗,九岁写《指瑕》十卷;骆宾王七岁《咏鹅》;甘罗十二为相……都是读书人,我九岁写个话本子不为过吧?

孙先生:“……”

一想到之前自己还好声好气说什么“两位先生”,他就恨不得甩自己几个耳刮子。

丢人啊,多大年纪了,还差点给个小崽子骗了,真是……

事到如今,他也不再将秦放鹤当成普通孩子看,寻了桌子,一边一个坐了,正儿八经论起买卖来。

秦山一点儿不敢放松。

他回忆着曾经街上看过的贵人出行的情景,努力仰起头,挺起并不宽厚的胸脯杵在秦放鹤身边,板起还带着婴儿肥的小脸儿,试图让自己看上去更有威慑力一点。

孙先生抽空瞅了他一眼。

再挺胸,你也就是个鹌鹑崽子,哼!

你来我往之间就过去小半天,最后双方初步达成一致:应书肆要求,故事内容会比原计划稍长一点,相应的,稿酬也从原本的五两提高到七两。

期间笔者所需笔墨纸砚皆由白家书肆提供,完本当日,一手交稿,一手拿钱,不拖分毫。

商议已定,双方都松了口气,孙先生转头进去取契约文书,木着脸让秦放鹤签字。

秦放鹤细细看过,提笔签名,同时在心里打定主意,日后再也不用这两种字体了!

看着签好的文书,孙先生终于获得一点微妙的补偿感,然后就听那小王八蛋又问:“不知章县共有多少人口?”

孙先生一怔,下意识说:“朝廷按户籍人口定上中下三县,分为万户、五千和两千。章县乃下县,想来在两千户以上,五千户以下。”

每户以三到九人最常见,取中间值算作六人、三千五百户,也就是两万一千人左右。

若照男女各半,一万多男性之中约莫三分之二是底层百姓,抛开识字率不提,单纯考虑经济条件,参与科举的概率也微乎其微。

所以说,章县内部话本的消费上限差不多也就三千余人,而每年的二十个秀才名额,也出自此处。

三千人,对二十。

何止百里挑一。

而案首只有一个。

三千分之一的概率。

见秦放鹤若有所思,孙先生没好气道:“不会又是你的主意吧?”

秦放鹤礼貌微笑。

你猜?

一看他这副游刃有余少年老成的熊样儿,孙先生就气不打一处来,“难不成这也是你家里的长辈问的?”

现在他对什么“我家里有个长辈”的说辞是半点不信了。

秦放鹤短暂的沉默了下,然后轻飘飘道:“长辈么,以前确实有过。”

以前有,那现在呢?

孙先生迅速明白了他的意思,脑袋嗡的一声,整个人就跟被迎面打了一拳似的,强烈的后悔和惭愧充斥全身。

狗日的,我真该死啊!

他才九岁,这么点儿大的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是天生爱骗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