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火热

数月后,松州码头。

“你们快瞧!对面那些船只上面,装着的可是牛群?”

有那专门岸边以船为生的一船夫,忽地瞪直了眼睛朝着河面上,正缓缓朝岸边行驶过来的一只庞大的船队,惊呼出声道。

一时间,周围听到惊呼的人都不由得看了过去。

“呀,还真是牛群!”

“怎么会有这么多牛群啊?”

“瞧清楚这是哪家商行运输过来的了吗?可是要拿到咱们这里售卖吗?”

松州因纺织业的发达,一直都是时下的商业经济中心之一。

这些年来,朝廷因采取韩彻的各项提议,先是做好了基础建设——疏通了重要的水道交通运输,又实施了放水养鱼,也就是国民兼富的方式,再购买民间服务,促进商人的积极性,使得松州的商业比之过去也更为发达了起来。

一年四季,松州码头沿岸这一线,可以说是几乎日日都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往来这里的商人,犹如过江之鲤。

然而松州因为当地官府过去一直都是采取征集河道附近的百姓,去运输税粮和各种物资,导致劳民伤财严重,耕牛损亡也十分的厉害。

准确一点的来说,朝廷除开西北区域以养殖业为主的那几个府州,还有因沉水香而闻名,又在过去受到巫医蛊惑,当地百姓只肯接受耕牛交易的安南外,其它地方的农民基本都存在着缺乏耕牛的情况。

于是可想而知,这一艘艘载满着牛群而来的船只,瞬间就在码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很快,在码头附近的草市摆着小摊售卖布帛的本地小商贩也听闻了这消息,有那能走得开的,索性还将摊子托付人帮忙看着,然后撒开腿就往码头这边跑。

这时候,那运输大批牛群过来的船只队伍已经靠岸,经常在码头这一片活动的人很快也认出人来:“是孙氏商行的!”

“孙氏?那他们这些牛群定是要拿来售卖的!”

孙氏在松州这一带也算是比较有实力的商行了,最要紧的是,他们的主要生意做的就是牲畜买卖。

“孙管事,你这牛群是不是要拿来售卖的啊?”马上便有跟孙家商行比较熟悉的人,扬声问了起来。

“对!是要拿来售卖的。”孙管事听见问话,也扬起一张笑脸热情回答道:“诸位若是有需要的,明日记得来北市找我孙氏商行购买!”

哪怕松州的纺织业极为发达,可在以农业为主的时下,寻常百姓哪家都还是需要耕种土地的。

再者,便是纺织原料这块,不管是苎麻也好,亦或者是蚕丝、棉花等,也都一样离不开种植。

在场的众人一听,立即就有不少人动心了起来。

“那感情好!”

“哎呦,这么多牛群,瞧着还全是上好的壮牛……”

“哎!我瞧着这些牛怎的有些许不同啊?”

“您可真是好眼力!”孙掌柜先笑着夸赞对方一句,再一脸得意的说道:“我们这次的牛群,那可是跟西南夷人购买来的!”

“西南那边的夷人养殖的啊?”

“难怪呢,我瞧着就是不像西北柏州、平州那边的品种……”

也并非是说西北平州那边的牛不好,只是在时下,西北那边的胡人更占据优势的是在马匹上。而西南那边,则是在耕牛上。

于是等到第二天,得知了消息,又迫切有耕牛需求的百姓,一大早就往北市这边的牲畜市场跑来了。

“大家莫急,莫急!都有呢,都有呢!”不多久后,孙家商行就被这一大群百姓蜂拥跑来购买耕牛的场景给惊到了。

他们这店门是跟随城门开设的时间来的,算是比较早的了,结果未曾料到,这才刚开门就迎来了这么多想要购买耕牛的人。

好在的是,孙家商行人多,又是经常做买卖的。很快商行里的人便一个个扬起了笑脸,热情的招待起大家来。

松州的百姓也展现出了惊人的购买力。

孙家商行做的也是两头的利润,他们把松州的丝绸棉布等运输到云州,跟夷人交换时赚取一道利润,再将跟夷人交换回来的耕牛运输到松州,又能赚取一道利润。

因此,为了提高竞争力,孙家商行的单面的利润会相对控制一些。

但孙家商行再怎么控制,在时下,一头耕牛的价钱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绝对不会是一件便宜的东西。

像孙氏商行这一次一共还运输了接近四百头的耕牛,然后只是这一上午的时间,就被卖掉了大半数。

就这还是因为他们今日才开始做售卖,不少松州百姓还尚未能及时收到消息。

说起来,这几年松州的百姓单是不用再帮官府运输粮食,使得他们每年光是这部分就能节省出不少的物力和财力。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区别,一方面是朝廷制度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吏治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