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牵制

说是嘉赏,但份额之所以能给出的比招商的还多,也是因为韩彻实施的还有购买民间服务的意图。

韩彻之前就和皇帝提议过的,从南方运茶至西北边境茶马司路途遥远,若全数由朝廷来负责,耗费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朝廷这次便规定,茶商想要中标多少道边引,就需得给朝廷往西北或西南的茶马司运输同等重量的茶叶过去。

于是,为着能早些完成官府的任务,顺利拿到份额所允许的在平州的茶叶专卖权,王家开始跟洮州的茶园大量购买起茶叶来。

为了鼓励茶农的生产积极性,朝廷肯定要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

并且相比较对茶商实施的各方面都有着严格的制度来说,普通的茶农们便只需要接受官府的登记在册,在当地就能被允许其自主买卖的。

那么官府要如何遏制住私茶贩卖?这就需要借助到茶引了。

比如这一次,王七郎就是先在洮州的茶叶榷务场按茶量缴纳税收,先获得茶引,再拿着茶引去茶园去买茶。

待到茶园核验完茶引后,就会按照上面所登记的茶叶品类和数量,将其售卖给王七郎。

王七郎这次在洮州茶叶榷务场纳税时,除了购买了一直都受欢迎的边茶,还要了一些芽叶茶。

再加上要给官府运输的那五百道大引,此次王家一共需要运输一千道大引,也就是四十万斤的茶叶去平州。

不过能在布帛丝绸这门行当里经营到王家商行这种程度的,实力绝对是不用担心的。像王家的大本营不仅就在西北平州那边,在南方和大草原也有足够的关系网。

之后,在接下来的整个运输过程中,王家还需要将茶引交给地方掌印官随时查验。

没有茶引,就会被定为私茶。

未在茶引上面所登记的允许其售卖的区域范围内便进行销售,就会被认定为私卖,这些全都是要被判重罪的。

就这般一路长途跋涉的经过重重查验,王家商行终于将这共计一千道大引的茶叶运输到了平州。

接着,王家商行还需要再把替朝廷运输的那五百道大引的茶叶,送去平州的批验所先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入茶马司茶仓后,这一部分的茶叶就被称作为官茶,主要是用作交易马匹。

而王家缴纳过税收的那部分,就是最终能被允许在市场上售卖的商茶。

最后,茶引上面也有对这部分商茶的数量和品类做详细又明确的登记。一经发现,这部分的茶叶数量超出茶引上所标注的额度,或者是品类不相符合,那也是会被以私茶去论罪的。

王家的商茶一开始售卖,就在平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茶铺里所售卖的每一款茶叶的价钱纵使是都要比官茶贵不少,也依然每日都被来买茶的人挤满了店铺。

这也跟朝廷前段时间为着茶马互市和谈能成功,对平州这种西北边境管控的过于严格有很大的关系。

要知晓,并不是所有的游牧民族,都能拿的出足够的马匹来交换茶叶的。

平州又地处西北边境,在气候和饮食习惯上,也跟周边的那些藩国或游牧民族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当地人也是需要日常饮用茶叶的。

“这王家当真是好运道,听闻此次他们可是得了整整五百道大引!”一布帛同行的在瞧着王家新开的茶铺过于火爆的售卖场景后,便也忍不住一脸羡慕的对身边人感叹道。

商人只看利益,边茶营生如今正是呈现出火热又重利的景象,对此动心,甚至在朝廷将政策放松弛后,已经行动起来的商行可绝不在少数。

而其他的茶商们,能获批两百道小引的边茶,都能被称之为非常不错了。

“你说莫不是这王家有什么门路不成?”身旁人便猜测起来。

“这我就不知晓了。”先前开口的同行说是这么说,表情所透露出来的意思,便是他也认可王家有门路的事。

不过王家商行有门路也是正常,在时下如他们这种做大营生的,哪家商行背后没点关系啊?

而此刻,“有门路”的王家商行,这次所带来的芽叶茶,在平州一经推出,便也广受欢迎和好评了起来。

不止是平州当地人喜欢,就连一些胡人也很是喜爱和追捧。

因为在去年的时候,韩彻便安排人让各大茶铺做免费试饮。绿茶和红茶这两款芽叶茶,对一部分常往来平州的胡商还真不算是陌生。

冲泡出来的绿茶,也让这些胡商们大受震撼。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茶水是红艳明亮的,茶叶更是大多都是黑褐色或是红褐色的。

而绿茶冲泡后在碗里还能如刚采摘鲜嫩的茶叶一般,呈现出时下整个西北区域在入冬后就难以瞧见的翠绿色,这着实是让他们感觉到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