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考试

权贵重名,小吏重利。

更遑论能直接求到韩彻如今这个吏部尚书跟前来,让他无法直接避开,还为拒绝而犯难的,又岂能是一般的权贵?

这些权贵要爵位有爵位,要家世有家世,要钱财也有钱财。因此这些人来求官,与其说是想要子嗣建功立业,不如直白一点,就是还缺一个名。

韩彻就还说道,审查出纳等工作简单,职位也够高,但凡是能通过考核选拔的人是有基本能力去胜任的。

各地方具体的事务再交由精心选拔的有能力才干,但家世低的辅佐官去办理。

这些辅佐官有能力可以听吩咐办好实事,那些权贵的子嗣则有家世有关系。如此一来,双方还能形成一个互补。

而且最要紧的是,韩彻第一次跟皇帝表露出,他想要实施一项财政上的改革,也能因这事而得到些许便利。

皇帝此刻的心情就颇有些复杂,哪怕他习惯了各种权谋手段,却也从未曾如韩彻刚才所言的那般去思考,并加以借势运用起来。

但不得不说,韩彻这手段是用得真不错。

特别是韩彻所筹划的那项财政改革,若是真的能成功的话,那么朝廷的财政收入将实现数倍的增长。

这对于见惯了国库财政匮乏,还因此受困过一段时间的皇帝来说,实在是做不到不动心啊!

在觐见过皇帝之后,韩彻马上就着手安排吏部进行诠选考核一事。

时下科举选拔考核难度大,即便考中进士后,官途也不一定能顺利。于是像这种专门的官僚机构考核,一旦考中就会安排具体的事务,有相对应的官阶,就也是有抱负的人士踏进官途的一条大道。

再加上这次事务还是韩彻专门负责操办,但凡耳目灵通一些的,都能知晓朝廷对这个新部门的重视。于是前来报名参加这场考核的,不仅有还未踏进仕途的那批文人们,还有不少京中一些衙门里没有品阶的佐杂官。

面对如此多的竞争对手,其中还有好些更是已经有过办理公务经验的佐杂官。哪怕事先得了韩彻准话,又拿到了他所划出的考题范围的那些权贵们,心里也不禁升起了几分担忧。

“这若是考不中,那该如何是好?”

“咱们有韩大人划出来的考题范围,不至于吧?”

“正是!题也不难的。”

“题是不难,可这结果未出,凡事就怕有意外……别忘了,韩彻可是连礼都没收。”

既然没有收礼,那么只要考核范围确实是他之前所划出来的那些。即便出了问题,他们纵使心里再气恼,也没什么立场和脸面去怪罪韩彻。

总不能明晃晃的告诉别人,他们的子嗣事先得到考题范围,还考不过别人吧?

到了这一刻,难免就会有人后悔,当初说什么都应该把礼留下一些的。求人办事也确实不是他们这种求法,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实在是当初韩彻一口答应的太干脆,话也讲得极为的肯定又好听。

让他们在那会甚至都产生了一种,这礼要是留下,就是不信任韩彻到时候能让他们的子嗣考核通过。

“若不然,再去韩家拜访一下?”

“已经得过那般的肯定答复,又怎好再度登门?”

“那,这到底该怎么办?”

“眼下也只能等结果出来再说了。”

然后在考核的这天,原本还担忧的那些人,在一见到考题上的内容后,心下提着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下。

也莫说是这些权贵的子嗣们了,就是其他的考员,此刻也难掩惊讶之色。一方面自然是因为这份试卷考核的难度之低,另一方面则是这试卷的出题方式。

这次的考核,韩彻所采取的就是以现代考卷的方式来出的题。

在试卷都分发到众人手上时,韩彻也大声跟众人对此次考核做一番简单的讲述:

“每一道小题旁边的数字,就代表着这道题的给分。考核过后,大家可以通过查询朝廷律法自行核对到答案,直接计算出自己的最终得分。”

既是为着专职官吏所进行的考核,考卷的首段部分就几乎全都是以过去地方上各常平仓的日常入库,保存,维护,还有出纳以及统筹规划等数据来举例,设置出的一些算术方面的题目。

最前面的这部分主要考核的就是大家最基础的计算能力,还有审查报表。

可以说,这部分要是都答不出来,莫说是他们完全没有胜任这份职务的基本能力,哪怕是那些权贵们也没脸再找上韩家。

而卷子的中间以及最后部分,考核的难度会比前面的略大了些,但也全都是这份职务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

中间部分,就朝廷制定的折损制度:“凡水旱虫霜为灾害,则有分数:损——已上免租,损——已上免租,课。损——已上,租,课,役俱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