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危害

户部司掌管全国的户口增减和农田政令,事务历来众多。

韩彻又是才刚接任户部司郎中,还要负责棉花推广一事,自回京后便一直忙得脚不沾地,每日带着韩老三早出晚归的,弄得柳氏想给他安排相看一事,迟迟找寻不到合适的机会。

三娘和四娘最近倒是随柳氏没少出去,韩彻这一回京任职京官,还被朝廷重用,两姐妹自然也就跟着受欢迎了起来。

比如再过两日,两姐妹便又要随柳氏和大娘一起,参加一场比较重要的宴会。

“听闻圣上前几日又病重了,朝会都连着罢免了好几日了。”柳氏见着仆从带了齐愈和齐悦都出去玩了后,对大娘她们说道。

韩彻官职为从五品上,放在时下京官里面,也已经勉强能算得上是高阶品行列,属于每有朝会,都需得去参朝的。

老皇帝病重,朝会罢免,韩彻也就不用早起去参加朝会。于是哪怕不找韩彻询问,柳氏她们这些家人便能通过韩彻的朝会情况知晓。

“听闻昌王和颖王近来都时常进宫探望,坊间多有赞二者孝心者。”大娘就说道。

“孝心真假还未可知呢!”三娘突然说道。

太子当初是如何遭受老皇帝彻底厌恶打击的?不就是因为在老皇帝病重时,只顾朝堂,全然没将心思放在老皇帝身上么?

如此前车之鉴就摆在那,剩下的这些皇子岂能还学不会教训?

“管他们是真是假,总归与咱家没有什么干系。”柳氏就来说三娘:“这次给你找的相看对象,不论是人品还有才华,皆无可挑剔……你定要好生考虑。”

“阿母,你放心吧,我都知晓的。”三娘说道。

“唉,你二兄也是让我好生着急。”柳氏突然叹气道。

但韩彻最近公务确实特别的繁忙,柳氏就是再如何着急也没用。

北直隶这边才刚下发政令的时候,一些已经形成规模的棉花栽种地也已经按照朝廷的要求,将征收来的棉花种子送达至户部司。

在分发下去之前,韩彻还先要带人对这批棉花种子进行筛选。

朝廷为接下来的棉花推广,其实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今年年初,就先择选一些地区育种。其中柏州作为现阶段棉花产量最为富足的府州,官府除了按照朝廷要求扩大官田栽种,对百姓家自种的棉花种子也做了征收。

“韩大人,柏州的棉花种子和其他地方的,是有何不同之处吗?”在筛选时,有官员便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确实有所不同。”韩彻笑着说道。

二人说话的功夫,旁边的几个官员便也围了过来,站到韩彻身边做仔细聆听状。

“棉花其实是有很多个品种的……”韩彻说着,拿起柏州的棉花种子,又拿了另一地的棉花种子,摆放到一起:“柏州最初栽种时,这二者皆有。”

最开始,韩彻在胡货铺子里确实只找到了非洲棉,也就是草棉。

这是因为柏州属于西北区域,在地形上最靠近的地方,也就相当于韩彻穿越前世界的西域。

非洲棉最开始就是通过新疆,传播进来的。

但因为韩彻当时要的棉花种子很多,胡货店家为了吃下这桩大买卖,就借助自己的人脉关系到处搜罗棉花种子,于是便也混进来了另一个品种——亚洲棉,也叫中棉。

亚洲棉也是最古老的棉花种植品种之一,同样具有生长周期短,成熟早,且它的抗逆性强,更为适应亚洲的气候和土壤。

虽说在穿越前的社会,亚洲棉跟非洲棉一样,也都被更为优越的其他棉花品种所取代,栽种面积所剩不多。不过在寻不到更好的棉花品种之前,亚洲棉一直便成为了秦岭,淮河以南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主要栽种品种。

对于这些东西,韩彻也没法说太多,便只言道:“这二者虽同为棉花,但却是从不同蕃地传入,品种有异。”

“原来如此。”与韩彻提问的官员点头,说道:“其余府州棉花种植产量远不如柏州,虽有种植技艺不佳和地气不同缘故,但不得其种也有之。”

他们一直就有听闻柏州的棉花质量好,产量高。之前朝廷在从韩彻那里得到了棉花的种植技术时,对于棉花有两个品种的问题,韩彻当时就已经在文书里做了讲述。只是棉花作为蕃地来的新作物,他们连基本的种植也都才刚知晓,对于棉花品种的具体区分,又哪能这么快就熟练分辨。

直到眼下这会,韩彻教授他们从各地征收来的棉花种子做筛选,才让户部司的这群人对这两个不同蕃地传播过来的棉花品种,有了较为明确的认知。

大致懂得如何分辨二者后,接下来众官员们的兴致也变高了许多。

以他们的品阶,棉花筛选一事其实也是用不上这群官员亲自来的,甚至比起上手后的熟练操作,他们也是远不如小吏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