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养民

老皇帝下定决心推广种植棉花,最开始也是因为韩彻曾经在文书上所陈述的,棉花在纺织原料上的优越性。

“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苎,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1)

然此时韩彻所提及的棉花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这一块,是老皇帝暂时还未曾想过的方向。也不得不说,韩彻所描绘的胡商们在柏州纺织大市场争相抢购棉织物的场景,很是吸引了老皇帝。

看着眼前的韩彻,老皇帝也不由得在心中赞叹。如这般善民生经济者,若能好生加以任用,国库何愁不富?

“善,此时便交予你全权负责。”老皇帝说道。

“臣定全力以赴。”韩彻忙道。

老皇帝的身体到底已经大不如从前,也就才这么一会功夫,精力就出现不足,便只能让韩彻先回去做完整的计划。

下午,齐五郎下职后,回到家换了身衣裳,便带着正好也下学的齐愈匆匆出门。

因着韩彻才刚被调回京城,大娘这几天都带着齐悦住在韩家这边。

“姐夫!阿愈!”韩彻瞧见齐五郎和齐愈过来了,很高兴的打招呼。

“瞧见二郎这样,想来今日面圣定是非常的顺利。”齐五郎也是一脸的笑容。

看出他们有正事要说,大娘走过来把齐愈带走,让他跟齐悦一起去玩。

韩彻便和齐五郎去了书房,简单的把跟老皇帝的交谈说了一遍,也提到了老皇帝的身体状况。

“太子亡故之前,圣上便曾大病一场。之后圣体方才初愈,却又遭逢噩耗。”齐五郎叹气:“如今太子之争越发激烈,你正逢此时回京,应当多注意。”

原身当初正值大好前程时,正是因为跟先太子亲信周安往来过于密接,犯了老皇帝的忌讳,惨遭流放发配安南。

齐五郎虽知晓韩彻历经这十年外放,心性早已得到磨炼,必不会如过去那般行事。但也担忧他方才回京,看不懂京城目前的局势,就还跟他仔细讲解了一番。

昌王母妃杨氏受老皇帝喜爱,其外祖父为吏部尚书,更有宰相杨升一党的拥护。

颖王母妃徐氏早逝,出生也非常低微。不过颖王为长子,其王妃之母还是义川公主,拥护者也众多。这个义川公主又是老皇帝的姑姑,按照亲属关系来说,颖王妃跟老皇帝是表兄妹。

也就是说,颖王娶了自己的表姑。

当然皇家关系混乱也不止这一点两点,便是老皇帝的第三子昭王的母妃,曾经还是他父亲后宫的一位才人。

这门婚事对颖王来说,更是有极大好处的。

颖王妃的贵重身份,其父祖家里的世代功勋,完美的补足了颖王母族身份低微的劣势。便是老皇帝,一直以来对颖王妃,还有颖王妃所生的两个儿子都非常的看重。

“姐夫放心,我必不会重蹈覆辙。”韩彻笑着说道。

参与立太子的争斗,胜利自然是有天大的好处。

不过韩彻并不眼馋这份天大的好处,在时下这种动辄牵连全家的社会背景下,他更不能不替柳氏和三娘四娘还有大娘她们这些家人考虑。

也是自穿越后,韩彻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家人荣辱全系一身。

原身出事,全家被牵连一起流放发配京城。

韩彻此次刚要被调遣回京时,就连带着三娘和四娘在婚姻市场上,都变得比以往更为受欢迎了些。

回京的这几日,柳氏也跟韩彻提过几次三娘和四娘的相看了。

家中三兄妹,目前婚姻市场最受欢迎的便是四娘。

韩彻是娶妻回来,柳氏也没想着要什么高门贵女,要求放宽后,可择选的范围便也大了许多。

也就是韩彻现阶段才刚回京,还要忙棉花推广种植的事,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去相看。

现在最让柳氏着急的,便还是三娘的婚事。

按道理来说,韩家虽然官职不算很高,可从来就没有过要利用三娘的婚事去攀什么高枝。给三娘择选相看对象时,都是往家风和人品去考虑。每次柳氏安排相看,三娘也都是很积极的去配合和参与。奈何不知怎地回事,总有意外发生。

在跟齐五郎交谈完毕后,柳氏见着他们终于从书房出来,便又提起了三娘相看的事。

韩彻就发现,三娘对此已经明显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在柳氏提起这些事情的时候,三娘神色都出现了异常。

他便连忙打断柳氏的话,对三娘说道:“家里皆爱重你,择选夫婿也是为了你将来考虑。若不得你心意者,家人亦不忍逼你嫁之。”

柳氏虽确实是很着急三娘的婚事,但也是很疼爱三娘的。初时只是因着急而忽略了三娘的感触,好在这会及时被韩彻所点醒。

“你二兄说得对,给你择选的夫婿,定要如你的心意。”柳氏也连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