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风波

自今年的棉花收获后,安置村那批已经编户齐民的少年们便接连置办了四起婚事。

其中有两对都是自赎自身时,在职田的这两年多相处中,互相产生了些好感。另外的这两对,其中一对的少年是自赎自身的,女孩则是一佃户家中的。

至于这最后的一对则跟前一对正好相反,女孩是自赎自身,男孩是佃户家的。

这些自赎自身的少年们都是曾经被抵押出去,甚至还有售卖做奴仆的,模样上便不存在多丑陋的。也因为被抵押而吃过大苦头,自被赎回来后做事都非常的勤快。

官府又给他们置备了基本的家底,今年这棉花和孜然等高效益的作物一种植,白羊再一养起来,很快便变得富裕起来了。

对这四场婚事,韩彻虽未能过去参加,但也让官府给凡是自赎自身的,不论男女,都分别送去了一份成婚添置。

便也等同于告知大家,他们虽无亲生父母来帮忙操持人生大事,但好歹有官府在一直惦记和关心。

这对于时下的普通百姓来说,能得官府成婚添置,是极为有面子的。

顿时,莫说是看着这群少年们长大,对他们知根知底的佃户们愿意结亲,便是这附近的乡民也开始有不少心动这批少年们的。

媒婆最近更是时常跑来安置村,要给这批少年们说亲。

他们虽基本是绝了亲兄弟姐妹情意,但基本也绝了那边亲人的各种麻烦。再者,职田共同成长,朝夕相处所处出来的情感,让他们将来也并不会缺少帮衬的兄弟姐妹。

过去谁也没能想到,当初这么一群被抵押出去,后面甚至是连父母都不愿意花银钱赎回的孩童,如今竟也能有这般的好日子。

韩彻听闻这些,也是感到很高兴的。

安置村的这些自赎自身的少年么,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便莫名的心中还生出了一股老父亲的感觉。

这般感叹着,韩彻目光突然看向了韩老三。

“大人?”韩老三不解。

“无事。”韩彻回过神来。

也怪韩彻对自己的婚事都从未上心过,思想又难免受穿越前影响。都忘记了韩老三跟原身一起长大的,也就比原身小两岁,放在时下这岁数也不小了呢!

“阿三,你也该成婚了吧?”韩彻想了下,还是问了出来。

“我都听大人的安排。”韩老三难得的有些害羞起来。

“行。”韩彻应下,心里便也开始盘算着给韩老三安排相看的事了。

只是韩老三一直都跟着韩家,可以说他们在名义上虽是主仆,但也亲如家人了。这要是给韩老三娶个柏州的媳妇,也不知晓人家女方愿不愿意远嫁啊!

毕竟韩彻也不可能一直在柏州任职的。

想到这里,韩彻不由得长叹口气,莫名觉得肩膀有些沉重。

因为除了韩老三的婚事,韩彻惦记的还有远在京城的三娘和四娘的婚事。尤其是对于三娘相看屡出意外一事,韩彻这边也跟着挂念不少。

可在一千多公里的距离面前,一切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韩彻现阶段除了给她们多置办些嫁妆银钱,别的事情上是真帮不上什么忙。

京城这边,柳氏和大娘也在为三娘的婚事继续焦急中。

家中一直都很重视教育培养,三娘也足够聪慧勤奋。她的各项才学,放在京中这些世家大族里面,不说成为很优秀的那一波,总也还算是拿得出手的。

在容貌品相上,三娘也是不差的。

至于家世,韩家确实没落下来了,但作为兄长的韩彻一直都很努力,如今都做到了正四品的刺史官职。

这比起当初大娘相看时,如今的三娘可选择的范围可是大多了。

可不止为何,她这婚事就是各种不顺畅。

“昨日那袁夫人好似有意咱们家三娘。”大娘说道。

“袁家?可是才刚被调回来,任职御史的那个袁家?”柳氏问道。

这个袁御史和韩彻一样,都是同为太子这边的班底。于是便也在那次的事件中,遭受过流放发配。

直到老皇帝下旨将他们调遣回京,并对他们任命了官职。

“正是。”大娘点头。

“他家倒是过去跟咱家交好过。”柳氏显然对袁家还是比较了解的,便还说道:“袁家家风素来不错。”

“我也是这么觉得,方才回来与阿母你们商量。”大娘说道。

结果未曾想,柳氏和大娘都觉得不错的事,三娘却连相看也不愿意。

“阿母,大姐!过去咱家确实跟袁家交好,他家的家风也确实不错。可这毕竟都是十年前的事了。”三娘说道:“你们怎知,这十年袁家就未曾因这事而变过?”

未待柳氏和大娘说什么,三娘又道:“若是袁家未曾变过,这婚事便更是相看不得。”

“为何?”柳氏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