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锛岛(第2/6页)

就这样,如此重要的一次亲家聚会,不但没有达到起码的预期的效果,最后反而悻悻而散,以至于后来再也没有相会。这就是文化的冲突,还有生理的差异,尖锐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好在这对年轻夫妇懂得向现代医学求助,跑了许多医院,结果依靠服药维持,最终得以稍稍缓解。

这种矛盾无论缘起于男方还是女方,其剧烈程度都完全一样。岛上的一个男子和外面的一个女子结了婚,而后产生的问题一如前述,最后同样是不可调和——两人不得不经历离婚、复婚这样的复杂过程,一连折腾了好几年。他们最终不能分开的原因是两个人实在是太相爱了,只是有碍于生理或类似于物理方面的屏障罢了,他们有志于战胜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岛上人无论男女,只要爱上了一个人就再也难以改变,必定会从一而终。如果其中的一个提前离开了人世,那么另一个绝不会另觅新欢。通奸的事在这里更是闻所未闻。总之这是一个缠绵的岛、忠贞的岛,也是一个怪异的岛。

多少年来,无论是岛上的人还是外面的人,随着渐渐得知了各自的不同特质,在通婚方面也就慎重多了。但爱情有时候是不讲理智的,所以仍然有极少数胆大的男女愿意一试,他们的做法多少有点像冒死吃河豚的那种人,凭着一时热情不管不顾地走到了一起——结果可想而知,那就是产生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悲剧。有人想依赖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科技,即用药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果并不理想。再说长期服药的副作用也很大,会对肝脏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一定损害。

毛锛岛土著一些独有的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人们渐渐将其当成可供开发的宝贵资源:先是许多演艺界的人来这儿淘金,寻找男女高音;其他方面的人也跃跃欲试——有些大城市娱乐场所专门来这里招服务员,他们认为这些人既有缠绵过人的个性,那正好适合大都市里繁忙的陪客工作,于是就愿意出极高的薪水雇用。但是后者几乎没有一个成功,原因就是岛上的人热情而专注,工作和情感总是分得很开,想让他们做出额外的服务连门都没有。他们个个贞洁过人,并且不可改变,如果不小心上当受骗失去了贞节,无论男女都会以死相抵。

当那个大公司花费吓人的重金租下这个岛子时,二十世纪也快要结束了。时代不可遏制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切都大大地往前发展了。公司的人以前瞻的眼光看待问题,坚信时代无坚不摧的力量,认为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他们期待自己的巨大投入会得到双倍的回报。“这里才是最好的旅游胜地啊,这里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前来考察的人听过了关于岛民土著的一些特征之后,一声连一声地感叹起来。他们在岛上建了各种建筑物,修了停机坪,架起卫星天线,并免费给一些人多的地方——如代销店和停船码头等场所赠送了大型彩屏电视。这些地方于是日夜都有人围拢观看,男女老少拥挤起来。电视上的花花绿绿先是吓了他们一跳,有的跑开又转回来——日子久了也就渐渐习惯一些,最后能够站在那儿从头至尾地看下来了。

“那是一台亲嘴机。”拄着拐往前挪蹭的老婆婆指着不远处的电视说。有人愤愤然摇头:“被窝里的事怎么能搬到大街上?这合适吗?”他们最后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电视这东西原本是不错的,不过只可惜放错了地方,它最应该放的地方是被窝。于是岛上的头儿正式找到了公司,清晰而强烈地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公司回答他们:道理也许是对的,不过这有个机器性能问题,它需要散热通风,老裹在被窝里会爆炸的——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这样一说,岛上人再也不敢提这档子险事了。

仅仅是半年过去,人们就看到了岛上的青年在大街上亲嘴了——在大街的拐角,在一棵大合欢树下。他们像那台电视一样,把被窝里的事情搬出来了。

2

岛上人供奉一个共同的老祖:毛锛。他们将这个人的形象画下来,还烧在了陶器上。无论是否逢年过节,家家都要给他上香、摆供品。这个人是个男子,大眼睛,窄额,有三绺胡须。宗谱上这样记载:有一个青年自小习武,艺精胆大,常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举。因此,他得罪了当地的一个官宦望族。这个豪门一心要剪除他,先是让豢养的家丁兵勇、后又雇用了专门杀手追诛。好青年不畏强暴,一路相搏,一拨拨强人都死在了他的剑下。有一次他宿在一个庙里,一位老和尚对他说:“你杀人太多了,身上命债太沉,这一生怎么了得。”年轻人带着哭腔说:“我也不愿这样,是那个望族逼我太甚,他们要赶尽杀绝。”老和尚又问:“报仇也需要恒力恒心,如果没有大恨,他们是不会这样一心追杀的。”他不再吭声,半晌才吐露真情:原来那个豪门里的小姐和他暗中欢会过,从此两人难分难离。谁知小姐早就许给了一个皇族,两人的事一旦败露给皇族,豪门也就完了。所以他们就要在暗中将人除掉,从根上阻绝。老和尚听了连连叹息,不再言语。天快亮的时候,年轻人向老和尚求一个保全之方,老人思忖说,方法是有的,可惜你做不到。他问什么方法?老人说:“四个字,‘断念遁世’。”年轻人说我日夜挂念的人就是她了,我终有一天还要回那个豪门把她抢出——我们俩随便走到哪里都是一辈子,不在一起不如死了好。老和尚说:“我说你做不到嘛。你扔不下手里的剑,就像你放不下小姐一样。”年轻人反问一句:“谁能放下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