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资本聚会,打不过就加入(第2/3页)

在《放声而歌》项目里,亏钱是因为方醒。

到了大川音响收购案里,失败也是因为方醒横插一脚。

陈立鹏表情有些难看,面无表情的回答:“对手确实不好对付,冯总也别光让我冲锋陷阵啊,什么时候也出点力?”

冯育海哈哈一笑,缓解一下气氛,道:“也是,对手确实不好对付。在音乐领域,打不过对方,确实挺正常的。

“投资唱片公司,还是得靠作品说话,这个叫方醒的,在音乐方面,确实有本事。

“对手有厉害的地方,我们得承认。

“原本,我只是觉得他在音乐方面不好对付,把战场拉到商业上,他应该玩不出什么花样了吧?

“谁能想到,他竟然还能用歌曲来盘活大川音响,真是打破我的商业思路了。

“陈总敌不过,也不奇怪,毕竟能在音乐、影视方面,连续出爆款的公司,百年一遇啊。”

由于,冯育海是鹏程资本的第四大股东。

鹏程资本亏钱,就是他亏钱。

所以,鹏程资本和方舟文化打擂台的时候,冯育海也一直关注。

这一次,大川音响靠一首歌,让“川流”这个品牌一炮成名。

确实打破了他们原本的商业思路。

陈立鹏表情依旧不好看,眼帘轻合,话锋一转,将难题抛给冯云彬:“冯公子从国外读完MBA回来,又是年轻人,对方醒和方舟文化有什么看法?”

冯云彬侧头看一眼父亲,得到允许之后,才笑着说道:“其实事情很简单,做投资的,永远不变的一条真理就是,不要跟钱过不去。打不过就加入嘛,多简单的事情。”

打不过就加入。

这话说得,确实很有道理,但听完又跟没听一样。

陈立鹏轻笑道:“冯公子这话是什么意思?准备和方舟文化合作吗?”

冯云彬笑了笑,接着说道:“我之前查过方舟文化的股权结构,这家公司是方醒的全资公司,并没有进行过融资。

“现在方舟文化的规模并不大,估值也不高,现在入场,是最好的时机。

“一个公司,能够连续出几十首霸榜歌曲,和两部热播电视剧,绝对不只是运气。

“所以,和方舟文化做对手,还不如做合作伙伴。

“我计算过了,现在方舟文化的估值,不会超过3个亿,但再过几年,就不好说了。

“也就是说,这就是一头独角兽。”

陈立鹏皱了皱眉,摇头说道:“你想投资,也得方醒愿意接受投资才行啊。”

冯云彬耸耸肩说道:“这就看各位老总的本事了,方舟文化不想融资,可以想办法让他想嘛。”

在场的其他几家投资公司老总,顿时若有所思。

陈立鹏却皱了皱眉,摇头说道:“方舟文化的经济状况我很了解,他们的主要营收来自歌曲和电视剧的版权收入。

“而这些收入,并不需要高额成本。

“歌曲和电视剧就是方醒自己制作的,电视剧投资就三四千万,甚至不愿意接受其他影视公司的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方舟文化根本不需要融资。”

通常情况下。

一个公司在创业阶段,最缺的就是资金,所以需要进行融资。

投资公司就是在众多创业的团队中,寻找有潜力的团队进行投资。

通过很多轮的投资,将公司从草台班子,一路顶到上市,然后收获利益。

也可以在中途下车,赚取增值部分的收益。

因此,投资公司可以给任何公司投资,双方都有意愿。

事实上。

投资公司每天都会收到无数的融资计划书,在创业市场里,永远不缺需要投资的公司。

但投资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被投资的公司,需要资金才行。

方醒的方舟文化,就属于一个奇怪的公司,并不需要融资,也能发展得很好,而且发展得很快。

这完全不符合投资行业的常识。

在对付这种不肯融资的公司,资本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当然不是。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偶尔会出现一个新崛起的公司,运用全新的模式,快速崛起。

比如前几年的共享理念,就是一种全新的模式。

不过,共享类的公司,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快速扩大规模,占领市场。

因此,这类公司,需要靠烧钱占领市场,那么融资就是必须的,没钱就相当于什么都没有。

假设,有一个公司,迅速崛起。

资本想要分一杯羹,但这家公司不识抬举,不接受资本入场。

这时候,资本会怎么办?

很简单。

资本可以另外投资一个团队,复制一家同样的公司,通过烧钱,迅速占领市场,把这家不识抬举的公司,直接挤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