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2/4页)

他们说她快要不行了。一位主治医师说,是因为血液里的什么“蛋白”。她不能再吃蛋清了。这就是诊断和处方,是歪打正着的医疗手段、对上帝旨意的信念和疾病多半由食物引发的观念的混合。(她的一个女儿十八岁时死于在湿草上坐卧、“在娘胎里受了凉”或是前一晚吃的黑莓馅饼。不管怎样,我的祖母醒来时发现她的亲亲宝贝躺在身边,凉得像霜。)无论原因如何,我的祖母病得非常重。每个人有空的时候都去照料她,我有时也会被打发到她房里给她读书。读点《圣经》,他们说,让她得到抚慰。我庄严地朗读着,哪怕一个字也不懂。但我想给她讲故事——让她开心,甚至治愈她——或者给她讲我做的梦。但比起《圣经》来,那实在有些不足挂齿。她在沉默中剧烈地扭动着,在被子下翻来覆去。我猜她是想跑开,离开这个被力不能及的任务吓得哆哆嗦嗦的愚蠢的孙女。也许她只是想离开,离开生活,从中抽身而去。她和她的丈夫收入微薄,因此要轮流在儿女家借宿。尽管每个女儿都乐于接纳她,投入地照料她,然而她和她的丈夫一样,事实上都无家可归。这一张张床——无一是他们自己的——就算不让人引以为耻,也必然令人如芒在背。那时我觉得这种走过一座座城镇和街区、“拜访”一位位家庭成员的生活很美好。然而看着她在床上辗转反侧,她的头在枕头上甩来甩去……我不知道了。当然,她病了,血液中的蛋白和其他什么东西……但她一定不会也不想死去。几天后,当他们告诉我她死了的时候,我想,现在,再也没人会问我做过的梦,再也没人会一再要我给她讲个故事了。

从前,很久以前……

房间里有我们四个:我,我母亲,我祖母,和我的曾祖母。年纪最大的那位咄咄逼人,周身散射出强硬而可怕的智慧。年纪最轻的那个,也就是我,是一块海绵。我母亲充满天赋,热爱交际,目光敏锐。我的祖母是个秘密宝库,她的存在让这个可怕而迷人的世界安稳下来。就是这三个女人和一个女孩,后者从未停止聆听、观察、寻求前者的建议,也迫不及待想得到她们的赞誉。我们四人置身于《柏油娃娃》的字里行间,既是见证者,也是挑战者,更是评判者,如此关注故事的作用以及讲述的方式。

但她们中只有一个人需要我的梦。

(刘昱含 译)

他相信他是安全的。他在英国皇家“斯托尔·柯尼格斯加尔顿”号上凭栏而立,大口吸气。他望着港口,怀着甜蜜的期待,心怦怦直跳。法兰西王后岛在逐渐暗淡下去的光亮中稍稍有些脸红,在他的注视下垂下了睫毛。七艘少女似的白色巡逻艇在港湾中上下浮动,下游一英里左右的码头上则空无一人。他谨慎而悠闲地走到下面他和别人同住的舱室。别人都上岸度假去了。他没什么东西可收拾,没有邮票簿,没有剃须刀,也没有任何房间的钥匙,便只是把睡铺床垫下面的毯子四角叠得更紧了些。他脱下鞋,把每只鞋的鞋带穿过裤子上的腰带圈系紧。然后,他漫不经心地四下看了看,便潜身穿过走廊,回到了上层甲板。他一条腿跨过栏杆,迟疑了一下,本想头朝下跳下去,但又相信脚能比手感受到更多,就改变了主意,干脆迈进了水中。直到轻柔而温暖的海水涌上他的腋窝,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水中了。他马上把膝盖弯到胸前,再向后一蹬。他游得很好,每划四下便向上一转,抬起头来,确定游泳路线与海岸平行并保持一定距离。虽说他的肤色与深色的海水混成一片,他还是小心地不把胳膊抬得离水面太远。他游近了码头栈桥,庆幸系在身后的鞋子仍在轻碰臀部。

游了一会儿,他觉得该向陆地——也就是栈桥前进了。就在他两腿夹水准备转身的时候,一股旋涡圈住了他,把他拖进了一条无船的宽阔航道。他拼命想从旋涡中游出来,被推得接连转了三圈。就在想呼吸的欲望无法忍耐之时,他的头部探进了柔滑的空气中,身体也平稳地躺到了水面上。他一边踩水一边调整呼吸,几分钟之后再次向栈桥游去。旋涡再一次箍住他的脚踝,用它那湿漉漉的喉咙吞没了他。他一路下沉,却发现并非像他想的那样沉入海底,而是被卷进了一个旋涡。他一心只想着,我在逆时针打转。这个念头刚刚浮现,海水已经变得平缓,他也浮上了水面。他再一次踩水,咳嗽,吐水,摇头,把耳朵里的水甩出来。歇够之后,他决定游蝶泳,以防双脚像前两次那样从右侧被吸住。但在他劈开前面的海水时,他感到一股轻而稳的压力沿着胸、腹直到大腿,犹如一个执着的女人在用手推着他。他竭力想冲出去,却没有成功。那只手在迫使他远离海岸。这个男人回过头去,想看看身后有什么东西。他看到的只是水,在斜阳的照射下被染成一片血红,犹如一颗新剥出的心脏。右方远处便是“斯托尔·柯尼格斯加尔顿”号,头尾被夕阳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