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民用新革命(第3/3页)

此时杨铭已经搬出了椅子等她。

文琪说了一堆的设想,重点是将蜉蝣的光学摄像头改为普通用户能用的摄像机,要求杨铭协调技术的转让。

光学镜头是海鸥公司的,可是怎么跟神经元计算结合是长月重工才有的技术。

杨铭没有藏拙,一直跟文琪聊到了天亮,高苗出门的时候看见二人这样起劲,知道在技术上,文琪肯定有想法了。

比起沈薇,高苗更希望文琪能够和陈潇在一起。

或许是因为文琪和自己是校友的关系,也或许是大家彼此之间更多了解。

文琪回去之后,瀚海手机,泽梦可穿戴设备的实验室跟长月重工进行了联动实验。

看着只是一个摄像头和一套处理系统移植到民用版摄像头上,其实中间的事情不知道多了多少。

最核心的技术就是,这样蜉蝣无人机更改成为伴随手机的摄像头。

摄像头的数据能够和手机的数据保持食客的连接,能够将计时的画面传输到手机上,而且距离不是限制。

但这个技术目前还是有难点,因为长天科技目前使用的5G技术,在基站比较少的地方,通讯信号还是比较弱。

而量子通讯技术依旧在研发之中,还没有正式商用。

那么就要搞定第3个问题。

蜉蝣无人机在摄像的时候,将时刻的存储数据。

存储数据的装置必须要量大管饱。

如此一来,就必须要将DNA存储器移植到蜉蝣无人机之中。

当技术人员和长月重工对接之后,发现DNA存储装置已经在无人机之中,如此一来文琪也是长舒一口气。

那么第3个问题就是,用户的及时感官。

用手机就不说了,如果用户使用的是泽梦可穿戴设备那么折磨,可穿戴设备应该可以实现,用户能够时刻的第1人称视觉看到无人机的画面。

当然,这只是主要骨架的构想。

蜉蝣伴随摄像头的功能不知如此,还可以还要加入测绘的功能、寻找、探路、救援等等功能。

以测绘为例子,测绘队员就不用扛着沉重的测绘仪器到处走来走去,这些测绘仪器动辄几十万,以后一个伴随摄像头就搞定了。

测绘是个专业,学生还是要学原理的,免得连检验都不会检验,这么一来,这个行业的便捷程度就会提高。

初步就是这么个设想,不排除以后手机还能搭载更多应用到摄像的专业软件。

经过数天的研发,砍掉了无人机模式的民用版本蜉蝣飞行摄像头基本研发成功。

蜉蝣伴随式摄像头如果能够上市无人机和手机的伴随功能!这个手机的竞争力还不上天了?

文琪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