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合资汽车厂商的破釜沉舟(第2/3页)

“可是……可是……这个长天科技直接推出了生物新能源汽车,根本不给我们时间来升级转型呀!”

丰田的代表说出这种话,现场很多人想笑,大家笑不出来。

丰田的代表说这段话可不是开玩笑,而是真实的感悟。

所以他们在油电混动上的技术非常的出色,哪知道宝贝押错了,压在了氢能源汽车上,在新能源市场败得一塌糊涂。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的,却始终都没有一个有效的应对办法。

易总拍了拍桌子说道:“我建议我们大家先不要争吵了,思考一下应对之策。”

“我们大众的市场分析师这段时间分析了生物新能源汽车运作的原理,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几个建议,看看大家是否能够采纳。”

“长天科技的生物新能源汽车,售价从10多万到五六十万都有。”

“其中五六十万的汽车,车辆的智能性,安全性以及舒适程度,是我们在座所有的车企都没有办法比拟的,而且这部分的群体有限,并不是我们的主攻市场,所以我按下不表。”

“我觉得我们这应该是担心的,就是10多万到20万这个区间。”

“这个区间用户购买汽车,最主要的考虑,就是舒适程度、用车成本、安全性能、外观内饰以及品牌价值等等。”

“这一部分的消费者,既要里子又要面子,强调的是极致的性价比。”

“针对这一现象,我第一个建议的是,燃油汽车缩减利润,把价格打下来。”

“只要我们的销售价格下来了,就能够和苍穹汽车,或者是海玛汽车,形成错位竞争。”

“品牌和口碑我们经营了这么多年,是有的。”

“类似舒适程度,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各有千秋,消费者各有喜好,所以我们也是有优势的。”

“只要我们把价格打下来,消费者一计算,发现开油车的成本和新能源汽车相差无几,那么选择我们的余地就会更大一些。”

“第2个建议就是增加配置。”

“和新能源汽车相比,我们虽然不能够在车机系统以及智能性上做文章。”

“但是我们可以在汽车的舒适程度,安全性,以及燃油其实的那种复古概念上做文章,和新能源汽车反其道而行之,说不定还能够获得更多的客户。”

“夏国的市场足够大,能够容得下我们大家,但是绝对不能够容下长天科技的新能源汽车。”

“因为长天科技的目标并不是和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发展,而是把我们的市场全部给吃掉!”

“长天科技的生物新能源汽车做起来了,我们大家都不能活!”

这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

因为这段时间已经有一些合资车企,私下里或者是公开的和长天科技谈判,希望能够获得长天科技生物电池的使用权。

但是这一些拥有外资的合资企业,都被长天科技给拒绝了。

把外资阻挡在生物新能源汽车以外,这就意味着要独自吃下这个市场。

“易总说的这话我比较赞同!特殊时期采用特殊办法,缩减利润,保持汽车的销量,我们才能够活下去!”说话的是通用方面的代表。

通用在这方面是有自己经验的。

朋友旗下的多款车型,实际销售价格要比标价便宜2~4万。

实际下降空间其实还非常的大。

具体降价多少?

这个当然要看市场的反应。

山城马自达发言了:“降价当然可以,前段时间我们已经做过一波的降价了,但是如果我们降2万,你们降4万,这不又是内斗了吗!”

马自达的高层现在都是头痛不已。

他们怎么样都不会想到,当初被自己淘汰出局的海玛汽车,竟然会有朝一日,麻雀变凤凰,站在自己的头上拉屎。

易总点头说道:“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绝对不能够在相互之间内斗,这会让整个燃油汽车崩溃,最后得益的还是长天科技。”

丰田的代表很不爽了,要说单车利润,当然是丰田的单车利润最高。

但是利润高的关键就是汽车的品牌价值。

这种甜头大众和丰田都享受过。

比如当初的大众途观,一车难求,甚至加价销售。

丰田跟把品牌价值玩儿得非常六。

一辆车加价几千到几万不等,用户们还趋之若鹜。

二手汽车的保值率,更是高得惊人。

开不烂的丰田,更是深入人心。

前段时间丰田已经降一波销售价格,这已经让丰田总部非常的不满意了。

如果这一次再降低售价,那么丰田的品牌价值将会严重受损。

今后再想维护这一种,品牌形象就非常的困难了。

所以丰田的代表说道:“如果我们不断的降价,那么消费者肯定会认为我们的售价应该会更低,会要求更大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