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 技术准则在长天科技手里(第3/3页)

那就会赔偿定金的三倍违约金,也是得不偿失。

况且现在放在比迪面前的还不仅仅是是否收购锂矿的问题。

而是比迪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根本问题。

是一条路走到黑,继续发展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技术。

还是悬崖勒马,和长天科技合作,开发生物能源汽车?

此时此刻的比迪高层有一些懵逼。

这半会儿看不清了未来的方向,不知道下一部棋应该怎么走。

比迪汽车的王总,此时此刻在会议室中也是非常的沉默。时代的变化比他想象的要快得多。

比迪和其他的车企还不一样。

比如特斯拉。

说的更直白一点,特斯拉就是一个组装企业。

除了自己研发的车机系统和整车生产以外,电池和电机都是采购与其他企业。

所以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研发成本,所以让他们放弃锂电池,推出新能源汽车领域或者是采用其他的方式,其实代价要比比迪轻许多。

但比迪是做锂电池出身。

无论是在锂电池的专利技术,还是在工厂布局以及原材料的投入上,数额都非常的巨大。

要让他们从锂电池行业抽身,这是非常困难的。

比迪的高层们也陷入了一片争吵。

不少高层都记得在一两年以前,长天科技是派出了谈判团队前往比迪寻求和比迪合作的。

当初长天科技也是提出了生物新能源汽车的这个概念。

但是比迪那个时候真是如日中天,全身心的开启了新能源汽车战略,对传统的燃油汽车形成了冲击。

而长天科技提出的要求则是十分的苛刻,会让王总失去对比迪的控股权。

所以王总根本就没有接待长天科技的谈判团队,更别说是进一步的合作了。

有一些新来的高层忍不住吐槽说道:“当初长天科技来谈判的时候,我们是因为什么原因拒绝的呢?为啥会拒绝呢!”

“生物新能源呀!如此超时代的概念!当初咱们公司就没有一个站出来觉得这样的合作是可行的吗?”

“结果长天科技左手扶持了一个力凡,右手扶持了一个海玛,那两家汽车公司都快飞天了,在两年以前这两家汽车公司可都是快破产的垃圾公司呀!”

这一名新人噼里啪啦的说完这一通之后,却发现无人响应。

最后却发现很多人都盯着王总。

新人赶紧闭嘴。

他不是傻子。

猜都能猜到,比迪当初之所以没有和长天科技合作,可能并不是比迪的战略部门没有意识到生物新能源的潜力和长天科技强大的研发能力。

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王总的一票否决。

比迪无比纠结的时候,在方案发布的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派出代表前往了长泽洲,希望能够和长天科技商量,怎么样才能够将生物新能源技术。

与此同时,海玛汽车专门为普通消费者定制的10万出头的平民级生物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

这一下,夏国汽车行业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