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别把夏国企业当凯子(第2/3页)

“而我们的苍穹汽车,被很多行业人士认为是互联网造车企业,与目前有造车计划的恒达,甚至用PPT造车但是没有成功已经逃到米国的贾同学,都是归于一种类型。”

“行业并不看好我们的苍穹汽车,所以沪市也不可能给我们太多的优惠政策。”

“反之因为蓉城和郑市最近几年正在大力的发展经济,大量的对外招商。”

“我们如果过去实打实的投资建设工厂,解决当地民众的就业问题,一定会收到当地城市管理者的欢迎,我们所拿到的土地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肯定会比在沪市要高得多。”

马国涛思路清晰的,说完这一些观点之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不好意思陈总,这些都是我的拙见,如有不妥的地方请您批评指正。”

陈潇觉得马国涛是扫地僧。

虽然一直蜗居在波导汽车工厂这么一个小地方,实际上是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观察整个汽车市场的走向。

有这样的人才管理着苍穹汽车工厂,陈潇还是比较放心的。

陈潇点头对马国涛说道:“目前距离我们的汽车量产还有一段时间,苍穹汽车的超远功率测试也正在进行之中。”

“这个时间,你可以去国内其他城市考察一下,能够建厂的就尽快落地建厂,我很担心,市场对苍穹汽车的需求量非常大。”

“长天科技集团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金额不是上限。”

有了这话,马国涛一下就放心下来。

长天科技办事的效率非常的高。

陈潇离开之后。

高苗和马国涛等高层又重新召开了,安排了收购萨博汽车集团以及前往内陆城市考察的一些方案。

双方分头行动。

第2天马国涛带着团队前往郑市和蓉城考察。

而高苗则是前往的瑞典。

这一次高苗收购萨博将采用的是星河公司间接持股的方式。

这样做其实就是想不声不响的把欧洲汽车工业的老巢给偷了。

瑞典斯德哥尔摩。

萨博公司总部。

董事长卡尔特罗亨坐在办公室里面。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之所以说他坏,是因为全球的提升,行业竞争已经来到了白日化的阶段。

夏国的市场被开发以后,整个汽车行业就是红海市场。

竞争非常的激烈,头部化现象也非常的严重。

德国的bba,以及东洋的丰田成为了头部的巨头。

大量的蚕食整个汽车市场。

无数二线品牌或者破产或者被这一些汽车集团给吞并。

萨博作为北欧的汽车公司,没有赶上夏国的开放之路。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整个夏国的汽车市场已经被欧洲和东洋的强敌瓜分殆尽。

萨博失去了夏国的市场,在欧洲和米国的竞争力又不强大。

所以逐渐被边缘化,最后濒临破产,又几经易主,好不容易才苟延馋喘。

卡尔特罗亨非常明白夏国市场对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性。

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就算是有1%或者是1‰的人能够开上汽车,这都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夏国的汽车市场就拯救了奄奄一息的大众集团,让在欧美市场上溃败的大众打了一个翻身仗。

非常可惜的是萨博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但这又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因为整个国际汽车的市场都在复苏。

夏国的那些老板和资本们,已经不满足于进口海外的汽车或者是海外的汽车公司合资生产汽车。

而是想要做自己的自主品牌。

卡尔特罗亨想到这里,嗤笑一声。

夏国的汽车公司有什么制造技术?

一个没有底蕴,没有历史沉淀的公司,能够拿出什么样的汽车生产技术?

很显然这一些夏国的资本也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他们希望能够花费重金收购海外的车企。

比如沃尔沃,又比如罗浮汽车。

都被夏国的汽车公司收入囊中。

现在又有几家夏国的新兴汽车制造势力看中了萨博。

其中包括燕京汽车集团,以及做房地产起家的恒达。

卡尔特罗亨当然知道,以目前萨博的市场占有率,很难打一个翻身仗。

所以将自己卖出一个比较适合的价钱,是目前萨博最好的选择。

以萨博目前的市场估值为4亿米金。

如果是一家欧洲公司或者是米国公司收购萨博。

萨博的董事会可能4亿米刀到甚至不到4亿米刀,就愿意把公司给出售出去。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没有一家欧洲公司对萨博感兴趣。

毕竟欧洲的汽车产业链太丰富了。

几乎每一个欧洲强国都有数个强大的汽车品牌,以及强大的汽车工业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