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外的巨额订单(第2/3页)

最后在旁白说道:“长天科技在当地建设的大量工厂,严重的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导致了大量的生物成群成群的死亡!”

“我们应该对这种行为表示严重的关切!”

能够这样而且也是人才。

沙漠和戈壁一望无际。

偶尔有一两只死去的老鼠。

这和长天科技是否建设工厂,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

而且沙漠和戈壁在夏国的西部有一大片。

就算适量的沙漠和戈壁的存在,对气候调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长天科技修建厂房的这么一点地方,对自然环境有个毛线的影响。

当地人还巴不得长天科技把整个西北地区全部都修成工厂。

这样既没有了风沙,还可以创收。

不过无论如何,欧洲和米国媒体就这样报道出去了。

针对长天科技在西北的工厂,他们没有一句公正客观的评价。

但是who care?

陈潇从来不在乎这些。

他甚至让高苗那边主动邀请西方的记者过来采访。

就是要让西方的记者知道长天科技在干什么,让他们心中嫉妒,却也无可奈何。

但是并非每一家海外记者都是愚昧的。

来自于狮城的联合报记者和东洋的记者,自从来到水木县之后,对这里所发生的一切都感到无比的震惊。

能量!能量!

能量对狮子以及东洋而言实在是太宝贵了。

以狮城为例子。

别看狮城只有鼻屎大一点的国家,但是他们对能量的需求甚至比一些中等国土面积的国家还要强大。

因为在狮城有大量的能耗企业。

比如码头、仓库、软件企业等等。

而狮城本来就是能源贫瘠国家。

他们的大量电能都是来源于火力发电,海洋潮汐发电。

火力发电的煤炭和天然气全部都是进口的。

狮城可不生产这些矿石。

但是依靠进口的化石燃料本土发电,其用电量还是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狮城这么小的国家是寸土寸金,不可能把所有的地方都用于修建发电站。

所以发电站的数量是有限的。

而当地民众对环境保护意识非常强,十分恐惧核能,也不可能建设核发电站。

那么大量的缺口电源也只能够进口。

从马来国进口或者是从泰国进口。

进口的价格不菲不说,议价权以及谈判条件全在别的国家。

为此狮城要做出大量的牺牲。

其实一点点牺牲也就算了,最关键的是能源的出口在别人的手上。

而且狮城作为东南亚的中心,让这一些东南亚的国家很是不爽。

这是典型的眼红病。

要是哪一天双方的关系闹掰了。

那狮城的能源可就有重大麻烦。

当狮城的记者将在西北地区探访的新闻报道以后,引起了狮城的管理者的重视。

他们立刻派出考察团队。

狮城的目的有两个。

第1个就是要想方设法将长天科技的生物发电站,以及能量块生产设备拿到手。

如果前者没有办法实现,那就只引进生物发电站,并且从长天科技这边购买能量块。

毕竟只要生物发电站建立成功了,那么能量块就不是唯一的能量源。

就算是能量块的供应陷入了紧缺,狮城也能够从周边的国家购买垃圾用于发电。

再制裁也不可能去制裁垃圾出口吧?

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东洋。

东洋的情况比狮城还要具体。

东洋也是能源极度贫乏的国家。

大量的电力也是依靠火力发电。

而煤炭都是从俄国或者是欧洲进口。

当然东洋人很早就看到了自己国家能源上面的严重缺陷。

所以他们大力的发展新能源。

所谓的新能源并不是光能或者是水能,而是核电站。

对于能源十分贫瘠的国家而言,核电其实是最好的,并且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在过去的几十年东洋的这个选择都非常的正确。

在福岛等地方大力的建设核设施,的确填补了东洋能源的空缺。

但是这一切在2011年戛然而止。

2011年东洋发生了多大地震和海啸。

直接导致核电站泄漏,形成了严重的核污染。

也引发了东洋本地的民众国际社会的强烈抗议。

这就让东洋的核电站发展陷入了停滞状态。

不仅是不发展,而且民众还强烈的要求东洋将现有的核设施全部关闭。

但是东洋心中很清楚,东洋的能源结构相当的单一。

不同于夏国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也不像俄国等国家拥有大量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

如果把核设施全部关闭,那么整个东洋的能源企业都会陷入瘫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