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来夏国的留学生爆了(第3/3页)

这几年的也是因为陈潇的原因,江州大学有幸和长天科技合作,这才极大的提高了江州大学的学术地位和名气,让其成为全国排名前10的理工类高校。

但是是江州大学建校以来,压根就没有接纳过多少留学生。

去年年末江州大学所有专业的全部留学生加起来不超过10人。

大部分还是亚非拉第三世界的留学生,而且还是国家统一安排和调配的。

哪个国家的学生那么不长眼睛?

报考夏国的学校会报考江州大学,难道沿海的那些重点高校和燕京的重点高校不香吗?

现在突然一下米国方面就要派遣50名留学生和交流生过来,而且派遣的学校全部都是常青藤学校。

这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呀。

对方过来可不是要搞什么学术交流的,就是为了尽可能的接近长天科技了解相关的技术。

但是对方找的借口十分的漂亮,促进双方的学术交流。

郭校长肯定是拿不定主意,他当然希望能够接纳更多的留学生,因为这能够极大的提高江州大学在全国甚至全球的名气,有助于江州大学一跃成为全球的一流大学。

但是郭校长也很清楚的知道,和接纳更多的留学生比起来,与长天科技建立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对江州大学更有利。

就是因为和长天科技的校企合作关系,江州大学一些重要专业其分数线已经远远的超越了燕京大学和水木大学。

郭校长是去年才任的校长,在任校长以前,他以前是化工学院的院长。

虽然陈潇和他从来没有接触,但是基于对母校领导的尊重,陈潇在长泽洲的办公室接见了郭校长。

郭校长将相关部门转述的方案递给了陈潇,说道:“陈总,我们主要还是考虑你的意思。”

“你也是江州大学的毕业生,应该知道江州大学的历史,我们从来没有接待过那么多的留学生,更何况是斯坦福、麻省理工等米国的著名高校。”

“我也相信在长天科技成功之前,米国可能也不会有多少人知道江州这个地方。”

“对方来者不善,很明显是从行业技术考虑的。”

说完这话之后,郭校长看着比自己年轻20岁的陈潇,征求陈潇的意见。

陈潇笑着说道:“其实咱在学校发展的角度,留学生当然是越多越好,毕竟我们也需要把自己的先进文化和知识,传授给全世界。”

“不过,针对米国方面的留学生嘛。”

陈潇停顿了一会儿,说道:“收,当然要收!”

“啊!?”这一下郭校长纳闷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