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强势破局(第2/3页)

这一次,还有不少国家的电力电气公司,没有法国电力以及东京电力那么的财大气粗。

不可能一口气开出210或者是300亿米刀。

但是他们也迫切的希望能够和长天科技合作,比如采用共同建设共同经营,共同分红的方式,共同的运行微生物发电站。

屈萍没有想到,全球多个知名的电力电气和能源公司会毫不犹豫地直接向长天科技开出价码。

这件事情只能够交给陈潇来定夺。

陈潇的要求倒是非常的简单。

技术可以交予使用权,不能够交出拥有权,更不能够对技术进行转让。

将使用权转让给某些组织或者是国家之后,所有的运行技术标准必须按照长天科技的要求来办。

拥有该项技术的组织、个人或者是国家,不得做出危害夏国或者是不利于长天科技的事情。

所以东洋直接被长天科技排除在外。

特别是陈潇重生而来,更是对东京电力公司更是没有一点好感。

和法国电力以及其他国家的电力公司倒是可以合作。

但是合作的方式不能够是技术的完全转让,而是技术的使用合作。

陈潇对屈萍说道:“可以公开与海外公司的合作方案。”

“10亿米刀的专利使用费,除此之外,每一座发电厂长天科技要占股20%,并且不承担任何亏损。”

陈潇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基于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希望通过微生物发电技术,和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建立较为友好的关系。

为今后的产品和技术出口奠定基础。

科技竞争和国家竞争一样,要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今后长天科技无论是芯片等ic产品还是通信手机业务,欧洲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

主要矛盾在于和米国、南韩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

而次要矛盾是欧洲的科技公司。

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诺基亚死了之后,欧洲基本上就落后于全球的科技主流。

所以长天科技没有必要和欧洲的国家拉的太僵硬。

毕竟是生意人,和气生财。

第2个原因当然是赚钱。

长天科技手上的现金流量还是比较多。

但是想着今后要研发生产手机,以及要研发更先进的芯片、生物医学等技术,是必定花钱的。

特别是研究芯片,这种花销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需要大量的现金支援,如果能够和海外的电力公司合作共同建设电厂并且能够盈利。

那么就相当于是给长天科技持续地提供了现金流量。

毕竟电力技术属于垄断性技术,而且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只要你的成本能够控制在电力行业平均成本之内,你就不说愁发的电卖不出去。

微生物发电技术最重要的就是培养液。

而培养液的研发技术只有长天科技的手里才有。

销售培养液也是重要的盈利手段之一。

第3个原因,那就是奠定长天科技在全球科技市场的霸主地位和美好名声,促进微生物发电技术在国内的使用。

和海外的一些电力公司合作,那就能一举打破西方媒体特别是米国媒体对长天科技微生物发电技术的污蔑。

夏国的相关部门和电力能源公司,看到海外也在使用长天科技的微生物发电技术。

那么必定会促使国内的能源技术革命,这对陈潇获得更多的影响力有着至关重要的。

长天科技生物和医学实验室,立刻就要公布了关于微生物核电站的相关合作方案和要求。

并且欢迎全球的任何一个国家以及电力能源公司和长天科技合作,发展和推广新能源电力。

长天科技对外公布的口号当然十分的契合时代——绿电共赢,循环利用。

在进入新世纪能源和电力危机之后,发展绿色可持续的能源显得尤为重要。

刚东京电力公司的副总加藤大野得知长天科技的合作政策中,相当的难受。

因为这种合作方案是在可以合作与不可以合作之间。

如果合作的话,东京电力公司肯定要吃亏,毕竟长天科技要占股20%,而且不承担任何的经营风险,还要交纳10亿米刀的专利技术使用费。

这相当于是硬割韭菜,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加藤打野想过不和长天科技谈合作,那么东洋必定会失去一次最佳的成为能源大国的机会。

还有一个问题,无论是加藤打野还是其他的电力公司都思考过。

现在和长天科技合作是权宜之计,他们就不相信,通过和长天科技合作,完全的了解微生物发电技术的全部原理,依靠东洋的生物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破解长天科技微生物发电技术的相关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