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罗马不弱,但汉更强(第2/3页)

古罗马人以木屑混合动物油脂,放在密封的容器里,能久燃不熄,和神州的火折子类似。

此时,战场上弥漫的雾气渐重。

大火很快燃烧起来,七月天干物燥,火势冲起的浓烟,几十里外都可看见。

而浓烟和雾气相合,战场上影影绰绰,已看不清敌我之势。

泰西封。

观战的众人,时而能见到雾气中人影交错,却是分不出敌我谁占上风。

提图斯从起初观战,被汉军伏击的震惊,到罗马部众快速摆脱汉军突袭,开始反击,再到利比乌斯看破汉军速度优于己方,让部众保持队列,以稳制快。

接连而来的变化,让提图斯对利比乌斯的临场指挥能力,相当满意:

“汉军先到战场,进行布置,打了我们一次伏击,战术用的不错。

这些年,敢伏击我罗马人的队伍已经不多。

不过当我们的部众共同进退,汉军将不会再有机会。”

霍去病瞄了眼提图斯。

敌我交战,当一方灵活利用地势,移动变化,破敌的手段会很丰富,层出不穷。

罗马人采取聚集作战的方式,看似同进同退,很稳,却忽略了环境本身的复杂性。

他们的移动速度受限,作战方式单调,将逐步落入被动挨揍的局面,注定了会一点点被蚕食。

不过观战的人并没有霍去病对战局的认知,大多和提图斯一个心思。

觉得雾气弥漫前,罗马军队主动举火烧林,明显占了主动。

……

战场上,利比乌斯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太对,眉头紧皱。

“将军……”

利比乌斯不远处,站着一个穿白色神袍的中年人。

他手里托着一张皮卷。

这中年人就是元老院派来的神赐部众首领。

利比乌斯之前对雾气和浓烟弥漫,遮蔽视线并不担心,原因就是神赐部众能洞察真实,看破迷雾。

但此刻,白袍中年人洞察到的情况,出现了偏差。

汉军的兵势汇聚,雾气扩散,有疑兵之计的效果。

中年人难以辨析汉军在雾气里的兵马动向。

利比乌斯也随之失去了对战局的把握。

“我去看看!”

中年人交代了一句,手中的皮卷神光熠熠,护持着他进入了雾气当中。

有一队兵马亦随其一起离去。

中年人走后不久,前方风势呼啸,雾流滚动,战车上的利比乌斯汗毛倒竖,忽生警兆。

他纯凭感觉挥动手中圆盾,挡在身前。

当的一声!

手中盾牌如被巨锤砸中。

利比乌斯在战车上连退两步,感觉托盾的手臂发麻。

但见不远处有一个亲兵,被一柄巨矛穿胸而过,哼都没哼一声,倒地身死。

那巨矛从迷雾中投射出来,被利比乌斯格挡后偏移,刺入了身畔的一个部众体内。

好强的力量……利比乌斯念头未完,就见雾气中出现一缕锋芒,直奔自己而来。

破雾而出的攻势,快、准、狠,势大力沉。

雾气里遂冲出一个人影,正是手持青铜马槊的赵安稽,纵身杀上了利比乌斯的战车。

赵安稽的亲军也跟着摸上来,突袭利比乌斯周边的罗马部众。

雾气里,杀机弥漫。

赵安稽的马槊从前刺变为横扫,槊杆和空气摩擦,发出低沉的呼啸声。

利比乌斯忽然矮身,发动神力,幻影般切近到赵安稽身前,挥盾挡住马槊,手中剑锋上挑,疾刺对手腰肋。

赵安稽的手往下一压,居然放弃大槊,且任凭利比乌斯的剑,穿透腰肋。

赵安稽的另一只手,闪电般抽出腰间汉刀,放弃马槊的手则扼住了刺入腰腹的敌剑,汉刀顺势反撩,同样在对方腰腹处,开出一道伤口。

其搏命的气势,完全没必要的情况下,却以伤换伤的凶戾打法,皆出乎利比乌斯判断。

赵安稽中了一剑,苦肉计的天赋兵策发动,浑若无事。

利比乌斯却是遭不住他的反击,被汉刀循着甲胄缝隙刺入,一刀就泄气般遭到重创,速度顿缓。

赵安稽趁机连续抢攻,汉刀拔出,刺入,拔出,刺入。

利比乌斯中了一刀,稍许停滞的时间,足可致命,最后被赵安稽一刀掠过脖颈。

他紧抓着长剑的手渐渐松开,颓然坐倒。

他其实和赵安稽差距不大,只是没有苦肉计的恢复能力,遂被速杀。

雾气里,敌我两方的喊杀声此起彼落,激烈交战。

赵安稽抽出腰肋处的剑,伤口周边肌肉快速蠕动,停止流血。

……

夕阳向晚。

战场上的喊杀声慢慢变得低弱,雾气也在消散。

“看来交战要结束了。”

提图斯问霍去病:“汉军统帅,你觉得谁胜谁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