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2章 精神永不死(第3/3页)

“专员先生,您不进去吗?”

“进去,我要说什么呢?质问他为什么要当海盗吗?”

这个孩子,他做错了什么?

他只是想要让自己的家人活下去。

是这个世界没有给他选择。

官员在门外站了一会儿,转身离开了。

接下来,就又是另外一个视角。

《巴达卡》这部电影,毕竟还是一部投资金额不高的电影,是王达文以小博大的典型。

接下来使用的,是伪纪录片的拍摄方法,一连串快速的新闻片段剪辑。

“印度尼西亚官方做出决定,加强对海盗的打击力度,并向国际社会求援……”

“东盟做出决议,打击海盗……”

“世界多国响应,派出军舰前往马六甲海峡进行护航……”

简短的几十秒,跳跃的新闻画面,交代清楚了中间的变化。

中间,还有一段海军奔赴印尼的的画面。

当然了,这里拍的不是印尼的海军,就印尼那几艘小渔船似的海军……

不可能拍出来这种级别的气势。

不对,小渔船似的海军那是菲律宾和越南,印尼的海军是大渔船。

但终归还是渔船。

伴随着《归乡》的宏大旋律,一支舰队奔赴东南亚。

那红色的旗帜飘扬,宛若灯塔一般明亮。

看到这里的时候,电影院里,已经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那整齐排列,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舰船,似乎带给了人们无尽的希望。

当然了,许多国家的人欢呼完之后,就又沉默了下来。

看着那浩浩荡荡驶过镜头的舰队,久久难言。

《巴达卡》是一部中国拍摄的电影,夹带私货很正常。

严格来说,海盗是多国联合打击的,不只是哪个国家的功劳。

如果没有谷小白,没有那首《拾星》,天知道什么时候东南亚才能消灭海盗!

难道谷小白不是中国人吗?

这样拍又有什么错呢?

毫无顾忌地炫耀着武力,但却没有人能说什么。

而这画面的说服力也很强。

什么样的海盗,能挡得住这样的无敌舰队?

当然了,电影还是给了一些其他国家的舰队的镜头,还有海上龙宫和钟君号。

看到那时候的海上龙宫,大家都忍不住感叹。

大半年前的海上龙宫,原来这么小!

随着海上龙宫在画面上不断放大,《归乡》的旋律,也已经宏大到统治了世界。

但在那宏大的《归乡》旋律之中,属于克鲁亚斯·陈的,叮叮当当的欢快的音乐,再次响起。

画面又是一黑,下一秒,画面又再次变回了小岛上。

巴达卡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出了家门,走向了不远处的学校。

在进入教室之后,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黑板前,写着什么。

“克鲁亚斯老师!”巴达卡大叫了一声。

那个人转过头来。

画面戛然而止。

那是克鲁亚斯老师吗?

当然不是。

克鲁亚斯老师已经死了。

但有些人死了,精神却永远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