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7章 饭桌上的《歌唱动荡的青春》(第2/3页)

那一瞬间,作为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几个人都一脸懵逼。

这两个人……是怎么凑到一起去的?

现在全世界的人都在找这位老人是谁,却不知道他到底是谁。

或许有人知道,却选择了不对外透露。

而谷小白,他怎么找到了?

还一起坐着吃饭。

屏幕上,谷小白和杜明爷爷两个人分别坐在餐桌的两边,放下了手中的餐具和食物。

旁边还围着几个年轻人,他们穿着灰色的工作服,身上似乎还有油污。

“可以了吗?我拍了。”

“嗯,可以了。”

“要乐器吗?”

“我们清唱吧。”

“嗯,清唱。”

“好,唱吧。”

毫无营养的日常对话,简单朴素到,似乎真的只是在餐桌上随意录制的。

餐桌两边,谷小白和老人对望了一眼,然后老人开口,低沉、缓慢的声音响起:

“Заботаунаспростая,

我们有个平凡的愿望,

Заботанашатакая:

我们的愿望是这样:”

屏幕前面,几个人都惊呆了。

下面的评论,更是毫不吝啬:“卧槽,开口跪!”

“老爷爷的声音好好听!”

奥马洛夫的声音,格外低沉。

就像是只要唱起来这首歌,就有什么堵在了他的嗓子眼。

只是简简单单的两句,似乎就有泪光被勾起。

而且,他起的调子低了一些,速度也慢了一些。

比原版的慢了许多。

对面,当他唱完了前两句的时候,谷小白的声音加了进去。

因为奥马洛夫起的声音非常低,他的声音也非常低。

在谷小白开口的那一刻,许多人都一句“卧槽”叫了出来。

这是谷小白的声音?

谷小白的声音,和奥马洛夫老人一样低沉。

习惯了谷小白那高亢无比的歌声,谷小白的粉丝们,几乎从未听过他用这样的声音唱歌。

而他的音准,准到了匪夷所思。

虽然奥马洛夫老人起调子低了,但他的声音,却和奥马洛夫老人,完全同频!

像是同一个人,错开了微弱的零点零几秒,在同时唱歌。

什么叫自带混响?

这就是自带混响!

“Жилабыстранародная,-

祖国能够繁荣富强,-

Инетудругихзабот。

是我们终生的理想……”

唱到最后两个字,两个人的旋律线错开,奥马洛夫老人的声音稍高,谷小白的歌声却又向下低了三度,本来合二为一的声音,一瞬间分成了两个。

完美的二重唱!

而且,谷小白竟然是更低的那个!

当两个低沉的声音唱完这几句的时候,在听这首歌的许多人,都觉得自己的胸中,有什么热了起来。

因为这首歌,这部电影,实在是太家喻户晓,而又令人意难平了。

《在那一边》这部电影,描述的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两名共青团员,被游击总部派往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前线传达信息。在这首插曲响起来时,两名年轻的主角正乘坐火车赶赴前线。

一名主角问自己的同伴:“维克多,人生如果可以选择,你会选择生活在现在,还是共产主义时代?”

而另外一名主角道:“当然是现在,共产主义将会到来,并永远延续下去,而现在的时代终将结束,一起去见证这个时代的结束不是很好么?十八年、十九年、说不定二十年,我们就可以站在时代的门前,向新时代问候:嘿嘿嘿嘿,你好呀!”

然后,维克多就唱起了这首歌。

“Заботаунаспростая,

我们有个平凡的愿望,

Заботанашатакая:

我们的愿望是这样……”

而电影的另外一个主角,也是这个时候加入了进去。

“Жилабыстранародная,-

祖国能够繁荣富强,-

Инетудругихзабот。

是我们终生的理想……”

两个电影的主角,一起唱起了这首格外动人的歌谣,然后整个火车的人,一起跟着唱了起来。

在那动人的歌声之中,火车慢慢驶向了远方,似乎永无尽头的铁轨,在无限向前延伸……

让人不禁遐想,当火车停下时,对面是不是就是那终将到来的共产主义?

而现在,同样是两个人在演唱这首歌。

用的是电影里同样的方式,清唱。

只是其中一个是如同电影里的一样,年轻而充满了朝气。

而另一个人,却已经垂垂老矣。

《在那一边》这部电影,其原作小说《在那一边》于1928年在杂志上正式刊出连载,而描写的是1921年发生的事情。